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此前,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宏观经济增速均维持在6.9%。市场关心,三季度是否能延续这样的增速。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表示,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回升,上半年GDP增速达6.9%,下半年有望实现7%。近期发布的9月贸易数据、金融数据、通胀数据均好于预期,10月17日10年国债收益率上升到3.74%的年内高位。
在数据公布前,就今年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数位经济学家。对于三季度GDP增速,他们普遍预计为6.8%左右。结合企业效益、PMI等数据来看,宏观经济仍然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对于四季度,业界主要担心投资增速下降,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由于调控继续从严,业内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下行。(杨志锦)
导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报告称,本轮经济周期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供给侧改革、房地产复苏以及国际经济复苏三个方面。“初步预计2017年三季度GDP增长6.8%左右。”第一创业(13.200, 0.00, 0.00%)证券、招商宏观等机构也预计称,三季度GDP增速为6.8%。
本周四(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师认为,三季度GDP增速大概率为6.8%,也有部分认为是6.7%或6.9%。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9月29日发布报告称,本轮经济周期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供给侧改革、房地产复苏以及国际经济复苏三个方面。“初步预计2017年三季度GDP增长6.8%左右。”第一创业证券、招商宏观等机构也预计称,三季度GDP增速为6.8%。
“三季度消费总体平稳增长,投资在前两个月回落的基础上会有反弹,主要是进出口改善对增长形成支撑。”民生银行(8.140, 0.00, 0.00%)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就7-8月数据来看经济增速肯定回落,不过9月数据会反弹,所以应该在6.8%到6.9%之间。”
需要说明,此前两个季度经济都超预期增长,增速均为6.9%,而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值设定为6.5%左右。“目前情况看,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预期目标没有问题,现在的分歧在于高多少。”10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
10月15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过去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但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回升,上半年GDP增速达6.9%,下半年有望实现7%。
伴随中国经济形势趋稳,近期包括世界银行、IMF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均上调中国经济预期。IMF将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增速较7月份时均上调0.1个百分点,分别至6.8%和6.5%,这是其年内第四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结构优化
需要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正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未来经济波动性收敛,稳定性将提高。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表示,经济结构在优化。从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看,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几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虽然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仍然起着关键作用,但消费对增长起着基础性作用,是主要驱动力。
周小川称,当前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家庭部门消费的快速增长,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消费对象逐渐从传统的商品转向服务,因此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5年前的约40%上升为当前的55%。
“这个转型过程正说明了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在增强。”温彬称,“外需受国际环境冲击比较大,投资首先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同时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比较大,而第三产业或者服务业的抗周期性比较强,所以我们的GDP会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
此外,宁吉喆还表示经济动能在转化,尤其是新动能加快成长,即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国家统计局对“三新”进行了初步测算。2015年,“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全国GDP的14.8%,沿海地区的比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