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开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起全国各界广泛关注。其中最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可能就是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近日,国内多个部委也针对住房问题发出声音。
长效机制要来了
昨天,党的十九大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他透露,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加快研究和制定“住房租赁管理条例”。
今年10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领域进展成就时就曾说:“根据总书记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住房的基本属性是消费,国家反对投资投机性的取向不会变。我相信房地产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效果,特别是将会逐步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
此外,国土资源部近期也曾发布消息称, 9月下旬开展了对全国70个大中城市和热点城市住宅用地合同执行情况的检查,目的是促进已供应住宅用地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给。通过检查督促加快住宅用地开发建设,有助于改善住房供求关系,稳定市场预期。
金融监管加强,抑制房地产泡沫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19日上午在党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后整个趋势是金融监管会越来越严.对影子银行、交叉金融、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等,同时还有与其相关的操作性风险,所以要集中精力整治。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近日举办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指出,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断综合施策,补短板、去杠杆、警惕并防控影子银行、房地产市场泡沫等风险。这是周小川首次提出市场需要警惕房地产泡沫的问题。
孙剑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