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调增速背后:出口反弹 再平衡获进展

  今年以来,多家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中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测0.1个百分点至6.8%和6.5%。同时,今年中国GDP全年增长6.5%的目标也将大概率超额完成。

  各界关注的是,是什么力量促成了这股强劲的上升动力?如何能在中长期维持这一势头?

  10月23日,IMF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AlfredSchipke)、IMF驻华副代表张龙梅在上海交大安泰举行的“全球展望及中国经济”发布会期间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详解了上调中国增速预期的原因。

  “今年全球同步复苏,拉动了中国出口;此外,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取得进展,从外向型增长到消费拉动模式的再平衡已有所进展。”张龙梅对记者表示,未来消费、服务业将继续拉动经济增速,同时如果中国的增长能够继续降低对信贷的依赖,这将使中国能在中期保持可持续的增速,也不会有过高的债务累积。

  再平衡进程取得较大进展

  今年,内外形势都利好中国经济。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因为前三季度累计GDP同比增速已经达到6.9%,各大机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达到6.7%以上已成定局。

  从外部来看,受到欧元区、新兴市场经济复苏驱动,IMF预计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6%和3.7%,较7月的预测均上调0.1个百分点。外需上升拉动了中国出口,出口增幅的扩大成为了今年GDP走升的重要贡献因素,今年上半年净出口拉动GDP增速0.3个百分点。与此对应,今年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大幅反弹至8.5%。

  “全球经济的乐观形势预计可以在2018年延续,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在2018年为3.7%,比2017年的3.6%还要高。短期风险平衡,但中期仍然有一些下行风险,例如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等。”张龙梅称。

  当然,依靠出口拉动的旧模式并不是中国增速提升的可持续动力,再平衡进程也正在持续。IMF为中国经济的再平衡进程设立了一个再平衡框架和再平衡记分卡,并认为近期中国在再平衡的进程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记分卡的项目包括:外部(经常项目、净出口贡献)、内部(消费/投资、工业/服务业、信贷)、环境(能源、空气污染)、收入分配(劳动收入比例/收入差距)。

  “外部再平衡指的是,中国经济减少了依赖外需来提振增速的程度,而在内部平衡方面,消费的占比已经不断提升。”张龙梅表示。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此外,中国的服务业贡献已经达53%,“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值基本在70%~80%的范围内,可以预见,中国未来将朝着这个水平迈进。”她称。

  此外,IMF认为,供给侧改革对于提升GDP增速、改善企业盈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8%。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去年同期减少0.12元。由此可见,前三季度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改革红利正逐步释放,叠加上半年超预期反弹所修复的企业盈利,将有力支持中国经济的长周期企稳。

  在平衡记分卡中,IMF认为中国在信贷这一项仍有改善的空间。不过,IMF也表示,中国信贷增速正在放缓,巨大的“信贷缺口”在缩小。

  “信贷缺口”这一概念是国际清算银行(BIS)创造的反映银行业风险的领先指标,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信贷占GDP比例和长期趋势之间的偏差,指数越高意味着金融风险越高。BIS最新统计显示,得益于去杠杆、控风险等一系列措施,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信贷缺口”持续缩小,从去年第一季度的28.8%降至去年底的24.6%。这意味着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正在降低。

  为中长期可持续增长支招

  当然,IMF对于各国经济的评估和建议始终具有前瞻性视野。席睿德也对记者表示,IMF反复强调,各国应该利用这个经济“甜蜜期”,推进各项可能导致短期增速放缓的结构性改革。

  无独有偶,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提及,“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使这个周期波动被巨大地放大,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的。”

  对于中国而言,IMF建议,减少对于信贷的依赖、提升投资效率、推动国企改革、出清“僵尸企业”等,有助于中长期的可持续增长。

  张龙梅对记者提及,“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前,中国生产一个单位GDP只需要一个单位的信贷投放,现在可能需要四个,如果经济对信贷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中长期可能存在风险。现在数据显示,中国的信贷缺口已经有所下降,但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同时,她也表示,中国在金融去杠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的重点应该放在企业部门的去杠杆,尤其是国有企业。其实一般私营企业的杠杆占GDP的比重并不是很高。相反,国有企业对于整体ROE(股本回报率)的拖累较大。”
 

       当然,中国对这一问题早已有所认知。周小川此前也提及,“若总量阀门把握比较好的话,总量就不至于膨胀得过快,杠杆率就会有所下降。”他认为,我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相对比较高,既有直接融资比重低,企业靠借贷、债务融资比重过高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企业运用资金的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包括投资的效益、使用流动资金的效益。

  “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不仅涉及到企业,也涉及到银行如何看待自己的资产质量,必须两方面共同努力来调整。同时,也要看到其中有一部分挂在企业名下的贷款,实际上可能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地方政府有时候借地方国有企业的名义作为融资手段,把债务算到企业头上,这个问题要认真对待,要防范地方政府在使用融资平台方面和各种变相债务方面,有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包括财务纪律不够强,或者突破了界限。”周小川称。

  此外,IMF也建议,中国在加速“僵尸企业”出清的同时,政府也可以拿出预算内的资金,帮助解决出清过程中的人员安置问题,以降低整体负面影响。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