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生化业务
作为中粮集团旗下的公司,中国粮油的主营业务是油籽加工、生化及生物燃料、大米加工及贸易、小麦加工、啤酒原料业务,此次将生化及生物燃料业务剥离出去,未来中国粮油将更加聚焦粮油食品业务。
据了解,中国粮油以52.19亿港元向中粮生化出售公司旗下生物能源和生化能源两家公司,并以33.6亿港元转让标的公司债权,总代价为85.79亿港元,剥离生物燃料及生化业务。交易完成后,中国粮油将大力推进专业化发展,继续扩展在粮油领域的市场领先优势。旗下油籽、大米、小麦等加工总产能将从2000万吨增加至近4000万吨。
根据中粮集团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此项交易仍须待包括取得独立股东批准等多项条件达成后方可完成。通过此项交易,中国粮油将集中资源加快发展粮油食品业务,旨在成为中国领先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及品牌消费品企业。交易所得款项将用于聚焦未来战略发展和品牌建设以及偿还银行债务优化资本结构。中国粮油将聚焦粮油食品产业链,从加工能力、渠道建设、品牌营销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专业化经营平台的市场地位与竞争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变通加减法
在宁高宁任董事长期间,中粮集团一直以“买买买”的形象示人。年1月,赵双连接棒宁高宁成为中粮集团董事长,中粮集团也由此开启了“赵双连时间”。与宁高宁的战略有所不同的是,赵双连上任以来,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中粮“健体瘦身”。中粮组建了18个专业化公司(平台),专业化公司(平台)目标解决发展中专业化经营问题,以资产、经营、管理专业化为核心,进行资产经营层面和管理体系改革,不涉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
事实上,此次中国粮油将生化业务剥离,并非中粮集团的首次调整,被频繁“动刀”的中国食品就是一个例子。不断处理旗下业务、连续甩包袱的中国食品,正在轻装上路。去年,中国食品饮料类、酒品类、厨房食品及其他业务板块占比分别为40%、9%、50%、1%。中国食品先后将金帝巧克力与君顶酒庄出售,并正式撤销休闲食品品类管理部。
整体上市在即
根据中粮集团的“十三五”规划,中粮集团推动粮油、食品、金融、地产四大板块2019年整体上市。作为首批进行国企改革试点的企业,中粮集团的业务重组走在前列。赵双连从中储粮董事长调任中粮集团,也释放出中粮集团的粮油大船瞄准成为国际大粮商的信号。中纺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成为中粮集团全资子公司,正式拉开中粮国企改革序幕。可以明确的是,中粮集团定位为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
中粮集团的业务版图中,主要上市平台有中国粮油、中国食品、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生化、中粮地产、蒙牛乳业、大悦城地产和酒鬼酒等11家。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粮将合并同类项对上市企业重组或者整合,频频动手的中国食品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中粮将或亏损或业绩不佳的企业逐渐剥离出去,将尚在盈利的企业分类进行规划,试图将各个板块打造得更加专业。
未来中粮集团的聚合调整还要继续,中粮国际、中粮贸易与中粮工科三大板块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业务交叉点,预计未来可能对其贸易相似部分进行归类调整。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王子扬 贾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