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资金拥有的“巨无霸”
1.巨量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资产。截至2015年末,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的全行业资产总计55万亿元,较2000年的2.5万亿元增长了21倍。
2.巨量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负债。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7.7%,也在1094个行业小类中独拔头筹。
3.巨量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商品住宅销售。2000-2016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住宅销售额累计达59.2万亿元。
4.巨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额。2013-2016年,房地产业(指门类亦指大类)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依次为11.14万亿元、12.36万亿元、12.67万亿元、13.53万亿元;同期国家税收总额依次为11.05万亿元、11.92万亿元、12.49万亿元、12.04万亿元。
从对GDP的贡献率来看, 2000-2015年,房地产业平均为GDP贡献了5.1个百分点,其中2015年贡献了6.02个百分点。而同为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业在2015年和2016年都贡献了9.6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贷款资金对房地产业极其偏爱。2004-2009年,27%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业,2010-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31%;而同期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只占16%、21%。
利用外资上,虽然制造业占比高达60%以上,但外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比重不到1%,最近两年每年只有两千多亿元,杯水车薪而已;占自筹资金的比重虽然制造业要高出房地产业许多,但房地产业的自筹资金有其“自筹”特色,房地产开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在55%以上;占其他资金的比重房地产业达70%以上,其他资金主要包括房地产业才能享受的客户订金和预付款以及个人按揭贷款。
2008-2015年,金融机构发放的消费性贷款(包括房贷和车贷)是83.36万亿元,而发放的经营性贷款仅为41.52亿万元。成千上万家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房地产企业拥有的资金量却动辄就与国家宏观经济数据“试比高”。
房地产业绑架中国经济已经是铁的事实。随着一些房地产巨头的“退出”,房地产业占用的巨量资金有望流入实体经济,助力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