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迈入新时代 增长寻求新引擎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电 (夏宾)过去五年,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向内看,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80万亿元人民币;向外看,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怎么走?数位外资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经济正迈入一个新时代。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中国正转向更加均衡地看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中国正寻求优化经济结构,寻找新增长动能。
瑞穗证劵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将迎来“从量到质”的巨变。
新时代需要新的增长引擎。
在刘利刚看来,通过“中国制造2025”等
规划推动高端制造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惠及农村居民、协调区域发展大量刺激基础设施投资、金融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并防控风险、国企改革解决债务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开放造就更高层次的贸易自由和投资便利将为中国经济送上新的增长动力。
沈建光认为,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已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这些领域的发展诠释了中国经济新动能所在。
一方面,中国的基建投资全球领先,另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同样领跑世界,中国在中高端消费、移动生活、共享经济等领域已产生新的增长点。
求增长不能伤环境,保环境也有新增长。
“未来3到5年,防治污染会是中国的重要任务,而环保领域的投资将上行,也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朱海斌说。
增长不能回避风险。朱海斌认为,从经济结构性问题来看,中国仍应重视企业债务和银行体系问题。
目前看来,2017年中国债务水平增速放缓,整体债务水平有所下降,相比此前债务快速增长,现在保持相对稳定就是一个积极变化;金融去杠杆使得银行同业业务增速明显下滑,相对应的影子银行金融产品增速也明显回落。
朱海斌直言:“防控金融风险现在处在一个更好的起点,但这个过程没有结束。”
他指出,未来要增加实体经济效益,核心问题是继续着手解决企业债务问题和防范影子银行,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统一监管标准,并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