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要“两手抓”

  资本市场是融资场、投资场,既带有很强的“经济风向标”意味,又具有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功能。经过多年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一手掌控防风险的船舵、扎紧制度篱笆,一手促进资本市场改革、补齐现有短板,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一论述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未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努力方向,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资本市场是融资场、投资场,既带有很强的“经济风向标”意味,又具有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功能。经过多年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方面,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及期货套期保值功能逐步增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企业风险管理取得积极成效。据中国证监会统计,近5年间,通过IPO和再融资累计融资超过8万亿元,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累计融资7万亿元,一大批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平台提升了管理水平和风控能力。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支持创业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成效明显。近两年,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占A股净利润的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1125家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25%。部分优秀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创新。此外,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特色鲜明,措施有力,得到各方充分肯定。
 
  在看到成绩之余,也不能忽视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目前资本市场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在社会融资“总盘子”中,直接融资的比重需要大幅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另一方面,未来要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还要对市场经济的结构优化作出贡献。这两方面任何一方有缺失,都可能造成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结果打折扣。因此,监管层应一手掌控防风险的船舵、扎紧制度篱笆,一手促进资本市场改革、补齐现有短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要实现“两手抓,两不误”,既要有划底线思维,又要有“补短板”思维,还得有一盘棋思维。在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大格局下,以更大勇气持续推进改革,以更强的耐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以更大决心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在防控资本市场风险方面,首先,要夯实法治基础,推动立法工作,规范资本市场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其次,要加强风险监测监控,强化监管引导,促进证券期货行业回归本源和主业,严厉打击各类虚假和欺诈的金融业态;再次,落实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违法主体先行赔付和行政和解、支持诉讼等各项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服务好实体经济方面,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新股发行、金融产品审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多方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同时,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深化一揽子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持续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此外,要兼顾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各项配套举措,在不断开放中丰富资本市场各方面的发展经验。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