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要是稳定均衡的增长
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信号再度受到市场关注。受此影响,国内舆论也认为中国经济实现“破7”的难度并不是那么大。破“7”固然好,不过在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看来,中国也要思考“破7”的另一面——强求“破7”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最需要的不是“破7”,而是稳定均衡的增长。如果盲目提升增长目标,会打乱既定的改革和调整进程!
1中国经济增长释放乐观信号
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信号再度受到市场关注。先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称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达7%。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经济规模80万亿的目标。
在最新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再度强调中国经济今年要争取更高,达到或超过80万亿的规模。安邦
研究团队估算,以2016年74.4127万亿元的GDP规模为基数,如果不调整核算口径,要实现这一目标,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至少要达到7%。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九个季度运行在6.7%-6.9%区间。有前三季度经济打底,今年全年超额完成6.5%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全年实现6.9%的增速,再加上核算口径上的微调,实现80万亿的经济体量应该问题不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九个季度运行在6.7%-6.9%区间。有前三季度经济打底,今年全年超额完成6.5%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全年实现6.9%的增速,再加上核算口径上的微调,实现80万亿的经济体量应该问题不大。
2舆论:中国经济实现“破7”难度并不大
受经济增长数据和官方目标的刺激,目前国内对于今年经济增长的乐观情绪明显增加。有官方舆论称,前三季度GDP增速达到6.9%,离7%仅一步之遥。由此引发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再度“破7”还有多远?
有舆论称,中国经济实现“破7”的难度并不是那么大,原因在于,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未来经济波动性收敛,稳定性将提高。这意味着更长期的趋势而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虽然舆论并不等同于政策,但舆论情绪的变化代表了中国市场上的一部分看法。有些舆论来自政策试探,有些舆论则会进一步影响政策。因此,对于中国经济再度“破7”的呼声不能忽略。
3再度强调破“7"非小事
有人会问:中央已经确定了“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判断,接受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为中高速增长,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三去一降一补”这一工作重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是当前的重要目标,为什么会再度强调“破7”呢?
的确如此,如果中国政府再度强调“破7”,这在政策上不是件小事。这意味着什么?首先,在政治上,中国经济“破7”是一个强大的信号,在十八大期间的最后一年实现了再度跃升,为十八大经济成就划上一个关键句号。其次,在经济上,这也能带来强烈的刺激,可以向全球市场展示,依靠国家能力、依靠政策,中国经济能够在短期下滑后再度跃升。这对外商投资、对资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都会产生正面的刺激作用。中国以如此大的经济体量还能实现7%的增长,这对全球经济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也会使中国与印度等国的经济进一步拉大差距。
其次,在经济上,这也能带来强烈的刺激,可以向全球市场展示,依靠国家能力、依靠政策,中国经济能够在短期下滑后再度跃升。这对外商投资、对资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都会产生正面的刺激作用。中国以如此大的经济体量还能实现7%的增长,这对全球经济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也会使中国与印度等国的经济进一步拉大差距。
4强求破“7"的负面影响
不过,在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看来,中国也要思考“破7”的另一面——强求“破7”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考虑,比如:重回7%的增长要付出多大的投入?强行“破7”的代价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既有的调结构、转方式的改革和调整有无干扰?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决策部门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中国当前最重要的经济目标,是趁全球经济向好的时间窗口,在2-3年的时间内,抓紧完成经济动能的转换,完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目标,尤其要通过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谨慎调控,显著降低债务危机发生的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也就是说,中国要按照既定的经济策略来进行调整。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建议设立“破7”目标,并不是不重视经济增长,而是强调经济要稳定均衡。要知道,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挑战不在今年,而在明年、后年。
也就是说,中国要按照既定的经济策略来进行调整。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建议设立“破7”目标,并不是不重视经济增长,而是强调经济要稳定均衡。要知道,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挑战不在今年,而在明年、后年。
中国经济最需要的不是“破7”,而是稳定均衡的增长。如果盲目提升增长目标,会打乱既定的改革和调整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