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要是稳定均衡的增长

  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信号再度受到市场关注。受此影响,国内舆论也认为中国经济实现“破7”的难度并不是那么大。破“7”固然好,不过在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看来,中国也要思考“破7”的另一面——强求“破7”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最需要的不是“破7”,而是稳定均衡的增长。如果盲目提升增长目标,会打乱既定的改革和调整进程!
 
  1中国经济增长释放乐观信号
 
  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信号再度受到市场关注。先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称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达7%。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经济规模80万亿的目标。
 
  在最新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再度强调中国经济今年要争取更高,达到或超过80万亿的规模。安邦研究团队估算,以2016年74.4127万亿元的GDP规模为基数,如果不调整核算口径,要实现这一目标,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至少要达到7%。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九个季度运行在6.7%-6.9%区间。有前三季度经济打底,今年全年超额完成6.5%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全年实现6.9%的增速,再加上核算口径上的微调,实现80万亿的经济体量应该问题不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九个季度运行在6.7%-6.9%区间。有前三季度经济打底,今年全年超额完成6.5%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全年实现6.9%的增速,再加上核算口径上的微调,实现80万亿的经济体量应该问题不大。
 
  2舆论:中国经济实现“破7”难度并不大
 
  受经济增长数据和官方目标的刺激,目前国内对于今年经济增长的乐观情绪明显增加。有官方舆论称,前三季度GDP增速达到6.9%,离7%仅一步之遥。由此引发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再度“破7”还有多远?
 
  有舆论称,中国经济实现“破7”的难度并不是那么大,原因在于,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未来经济波动性收敛,稳定性将提高。这意味着更长期的趋势而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虽然舆论并不等同于政策,但舆论情绪的变化代表了中国市场上的一部分看法。有些舆论来自政策试探,有些舆论则会进一步影响政策。因此,对于中国经济再度“破7”的呼声不能忽略。
 
  3再度强调破“7"非小事
 
  有人会问:中央已经确定了“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判断,接受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为中高速增长,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三去一降一补”这一工作重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是当前的重要目标,为什么会再度强调“破7”呢?
 
  的确如此,如果中国政府再度强调“破7”,这在政策上不是件小事。这意味着什么?首先,在政治上,中国经济“破7”是一个强大的信号,在十八大期间的最后一年实现了再度跃升,为十八大经济成就划上一个关键句号。其次,在经济上,这也能带来强烈的刺激,可以向全球市场展示,依靠国家能力、依靠政策,中国经济能够在短期下滑后再度跃升。这对外商投资、对资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都会产生正面的刺激作用。中国以如此大的经济体量还能实现7%的增长,这对全球经济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也会使中国与印度等国的经济进一步拉大差距。
 
  其次,在经济上,这也能带来强烈的刺激,可以向全球市场展示,依靠国家能力、依靠政策,中国经济能够在短期下滑后再度跃升。这对外商投资、对资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都会产生正面的刺激作用。中国以如此大的经济体量还能实现7%的增长,这对全球经济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也会使中国与印度等国的经济进一步拉大差距。
 
  4强求破“7"的负面影响
 
  不过,在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看来,中国也要思考“破7”的另一面——强求“破7”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考虑,比如:重回7%的增长要付出多大的投入?强行“破7”的代价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既有的调结构、转方式的改革和调整有无干扰?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决策部门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中国当前最重要的经济目标,是趁全球经济向好的时间窗口,在2-3年的时间内,抓紧完成经济动能的转换,完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目标,尤其要通过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谨慎调控,显著降低债务危机发生的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也就是说,中国要按照既定的经济策略来进行调整。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建议设立“破7”目标,并不是不重视经济增长,而是强调经济要稳定均衡。要知道,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挑战不在今年,而在明年、后年。
 
  也就是说,中国要按照既定的经济策略来进行调整。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建议设立“破7”目标,并不是不重视经济增长,而是强调经济要稳定均衡。要知道,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挑战不在今年,而在明年、后年。
 
  中国经济最需要的不是“破7”,而是稳定均衡的增长。如果盲目提升增长目标,会打乱既定的改革和调整进程!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