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台首个“僵尸企业”司法处置工作指引

  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僵尸企业”司法处置工作指引》(简称《指引》),为审理“僵尸企业”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提供规范性指引。

  《指引》共7部分39条,从处置原则、精准识别、案件受理、快速审理、工作机制建设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对“僵尸企业”司法处置作出了规定。《指引》明确要求,各级法院要落实“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司法保障”的处置原则,对通过市场手段或行政手段不能实现出清的,做好出清司法兜底保障,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指引》要求,加强精准识别,分类指导,确保不同类别的“僵尸企业”通过不同的路径实现市场退出,主动加强与国资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沟通联系,统一全省移送标准,实现与国资部门的无缝对接,做好诉讼指引;《指引》强调,做好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和财产评估工作,通过市场化公开交易的方式处置国有企业资产,严防国有资产流失;《指引》明确,建立“僵尸企业”案件一体化处置工作机制,加强立、审、执工作衔接与配合,实行破产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探索建立企业破产清算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实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提升破产案件质效,强化执行措施在破产审判中的运用,将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失信惩戒等执行惩治措施纳入破产保障范围。

  据了解,广东法院充分发挥破产重整的拯救功能,以及破产清算和强制清算的退出功能,挽救有市场前景和生存价值的“僵尸企业”,让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的“僵尸企业”退出市场。过去3年,广东有900余家“僵尸企业”通过司法处置实现市场出清,约占出清“僵尸企业”总户数的40%。3年来,广东高院共出台9个关于加强破产审判的工作指引和工作意见规范性文件,着力完善破产审判机制,提高审判质效,构建“立-审-执-破”全流程诉讼体系。(通讯员彭筠童 朱敏 潘玲娜 记者叶小钟)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