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搬家穷三年”到跳跃式发展——一个折射环保与经济发展何以并行不悖的企业故事

  新华社合肥6月9日电 题:从“搬家穷三年”到跳跃式发展——一个折射环保与经济发展何以并行不悖的企业故事

  新华社记者程士华

  俗话说“搬家穷三年”,个体如此,企业搬迁会更麻烦,厂房、生产设备的建设或搬迁,都让人头疼。由于环保整治要求,近年来安徽省歙县要求多家化工企业统一搬入园区。科宏生物就是其中之一。

  黄山科宏生物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视明说,搬迁前,厂址紧靠新安江支流,厂区里东边搭个棚子,西边挖个水池,环保、安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搬迁后,新厂房规划设计统筹考虑了环保、安全等因素,一次性地解决了之前频繁被困扰的难题,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得以升级,生产线技术改造产能得以提升,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如果企业没搬到园区,很难想象会有现在的发展速度,”张视明说,企业营收规模从2015年搬迁前的不到5000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2亿多元,厂区面积从25亩增加到60亩,企业创新能力进入到行业前列,成为中国顶尖的香精香料生产及研发公司,一系列创新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歙县发改委副主任许宁说,之前这些化工企业用的是小锅炉,搬迁后,变成了园区统一供热,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之前在偏僻乡镇电力不稳定时常导致意外损失,园区电力稳定有保障;之前部分企业地处偏远,买进原料、卖出产品,要经过县城倒运,否则乡间小路无法通过重型车辆,搬迁后物流成本下降,等等。“起初,有的企业不愿搬,但是搬迁后,很快尝到了甜头,”他说。

  企业得实惠的背后,是政府数十亿元的基建投入。歙县发改委主任孙轶章介绍,近年来,歙县将原来分布在新安江流域的精细化工等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规划新建了循环经济园区,已经完成固定资产投入超过26亿元,其中环保设施投入近1亿元,园区实施企业统一供热、统一治污、统一脱盐,解决了过去零散治污的“老大难”问题,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歙县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并行不悖,是安徽省的一个缩影。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恒秋介绍,2018年,安徽省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污染防治,推进中央及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在安徽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位次前移的同时,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多项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提升,呈现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安徽省探索实施的环境智慧监管模式,让监管部门有了“千里眼”。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安徽省2018年启动了生态环境大数据项目建设。目前,安徽省已收集各类生态环境数据4000多万条,初步实现了水、气、声等要素环境质量以及污染源监测与监控网络可视化,对符合自动监控设备安装条件的废水、废气污染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和运维监管的三个全覆盖。

  同时,安徽省突出重点区域,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长江流域,安徽省出台《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整治活动;在淮河流域,比照美丽长江安徽段做法,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着力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在新安江流域,第三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协议签订,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持续保持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新安江模式”。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