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改革破解“号贩子”难题

原标题:以制度改革破解“号贩子”难题

  “号贩子”问题折射出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就医分级分流不够科学理性的弊端。因此,打击“号贩子”难,说到底还是看病难的问题,要真正让“号贩子”绝迹,归根结底还需要从医疗资源配置着手,改变目前优质资源过度集中的状况,形成医疗资源均质化供给

  近日,北京正式启动新一轮医改,涉及近3700家医疗机构。除了普遍关注的取消医疗耗材加成外,药品、服务、采购方式等多个环节都将迎来调整。其中,就诊方式改革是一大亮点,更多患者将由挂专家号变为挂专家团队号。

  所谓专家团队号,即患者挂上专家领衔的专家团队号后,由团队出诊医生首诊,对于需要知名专家诊治的患者,出诊医生直接帮助患者预约知名专家。同时,由知名专家诊治过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由知名专家本人复诊,或下转给团队其他成员复诊,形成双向转诊机制。

  事实上,专家团队号改革由来已久。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于2016年3月份起在多家市属医院推出知名专家团队服务。随着新医改推进,该试点进一步扩大范围,北京知名专家团队数量达到200个左右。

  知名专家团队号的改革思路意在按需分配优质医疗资源。就近医疗、分级诊疗呼吁多年,但人们还是习惯去大医院、挂专家号,甚至不惜花高价寻求特需诊疗,如此一度为“号贩子”等提供了温床。这一方面是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医疗资源过度集中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医疗服务价格无法体现医师价值有关。北京此次改革的思路也是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方面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水平,按照市场化精神体现医疗服务价值,用价格来引导患者理性就医;另一方面也是理解百姓内心对于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从供给端入手,采取专家团队的方式,尽可能多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长期以来,“号贩子”屡禁不绝,一直是社会痛点。在暴利的驱使下,“号贩子”俨然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条,通过线上“秒杀”紧俏号源,线下雇人排队搞“人海战术”,然后轻松倒卖,牟取暴利。

  “号贩子”绝不是什么市场失灵情况下的有效补充,而是对群众就医基本需求的掠夺和侵占。“号贩子”问题折射出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就医分级分流不够科学理性的弊端。这与票贩子一样,都是资源稀缺情况下衍生的某种怪相。因此,打击“号贩子”难,说到底还是看病难的问题,要真正使“号贩子”绝迹,归根结底还需要从医疗资源配置着手,改变目前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状况,形成医疗资源均质化供给。推进专家团队号改革,正是在承认当前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供小于求的前提下,通过建立理性的分级医疗制度,以降低对专家号的非理性需求,从而压缩“号贩子”的生存空间。

  当然,“号贩子”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对就医需求形成有效引导,提升诊疗效率还任重道远。改革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协同作战。除了挂号制度方面的创新,还需要在取消医药加成、医联体建设、薪酬制度改革、编制问题等方面下功夫,为社会理性就医培育出良好的土壤。毕竟,相较于以往鼓励患者“用脚投票”去选择医院和医生的政策倾向,要实现积极鼓励和引导民众有秩序、有层次地参与分级诊疗,促成百姓和医院共同理性、有序应对“就医难”,还需要更多时日。

  (张萌 作者单位: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