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装”潮起 今年风电装机容量或同比增长30%-40%

原标题:“抢装”潮起 今年风电装机容量或同比增长30%-40%

 

  当前,海洋正在成为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随着弃风率的不断下降和风电技术进步,中国风电行业在经历两年多的低谷后即将迎来行业拐点,行业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但随着竞争加剧,可再生能源补贴不断退坡,如何实现高可靠性发电,如何快速降低度电成本,也是即将面临的考验——

  中电联近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38GW,同比增长43.75%,环比增长91.7%,行业回暖迹象明显。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全球海上风电峰会”上,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弃风率的不断下降和风电技术的进步,中国风电行业在经历两年多的低谷后即将迎来行业拐点,海上风电将成为行业增速企稳回升的主要动能。

  高景气度有望维持

  近段时间,海上风电产业动作连连。6月10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发布了《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等新能源新业务。5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投入1600亿元打造华能江苏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更早前,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国家电投等央企都加大了海上风电的布局力度。

  与陆上风电比,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较高、不占用土地资源、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等特点,是新能源发展的前沿领域。“中国海上风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曹志刚说,目前风电仅占全国发电总量的5.2%,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对可再生能源有迫切的增长需求。同时,得益于大型风电设备产业化,海上安装工艺、海上输变电技术能力以及海上风电智能运维服务能力的提升,为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前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将形成一波“抢装潮”。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对于2018年底前已核准海上风电项目,必须在2021年底之前建成并网,方可拿到0.8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对此,2018年,江苏省一次性批复24个共计6.7GW的海上风电项目,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的核准总量近20GW。根据最新的《2019年风电建设管理办法》,2018年前核准未建项目将成为今明两年的装机主力,预计2019年风电装机在28GW至30GW之间,同比增长30%到40%,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大大推动装机项目的建设进度,行业将持续维持高景气。

  母港建设至关重要

  与陆上风电不同,港口在海上风电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海上风电之母”。“母港对于风电产业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荷兰北荷兰省投资开发局对外投资项目经理维姆表示,海上风电港口跟集装箱港口不同,需要精心设计安装,必须离风电场非常近。以荷兰埃姆斯哈文港为例,该港口过去10年来是荷兰海上风电重要的组装和安装基地,港口可达性、可触及性非常强,靠近多个海上风电场,整个港口之间水运和陆运通畅。在设计上,航道和入口特别宽,可以让风电设备顺畅进入港内。在供应方面,港口拥有风电设备制造和测试场地。

  同时,海上风电产业对港口的升级同样具有非常明显的带动和聚合效应。比如,依托欧洲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丹麦埃斯比约港实现了从以油气业务为主向海上风电母港的升级。该港已经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拥有专业化的设施和宽敞的运输区域,可以为周边上千公里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运维服务支持。

  随着风电场规模不断变大,离岸距离越来越远,对港口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的运输船和海上风机越来越大,基础架构形式也在变化,出现了漂浮式风机。因此,港口建设必须跟整个产业联系得更紧密。”丹麦伦讷港管理公司首席商务官克尔凯郭尔说。

  风机容量因地制宜

  “大兆瓦风机商业化运营对于降低海上风电度电成本意义重大。”全球风能理事会专家赵峰说,随着风机单机容量的提升,过去6年,海上风机度电成本下降了一半。他表示,风机功率提升、叶片直径扩大后,年发电量也随之增加。今年1月份西门子歌美飒推出10兆瓦风机后比较发现,其发电量比8兆瓦风机提升了30%。

  除了发电量提升,大功率风机还可降低成本,在同样的装机规模下,单机功率越大,所需安装的风机台数越少,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比如,海上风电运维占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成本的25%至30%,风电场风机台数越少运维成本越低。

  正是看中了大功率风机的优势,国内风电厂商纷纷紧跟市场潮流,陆续推出大兆瓦风机。根据中国风资源条件,明阳风电规划了5.5兆瓦、6兆瓦、7兆瓦、8兆瓦的海上风机,目前正在研究10兆瓦以上的海上风机;金风科技研发的8兆瓦风机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下线;上海电气已在批量销售7兆瓦风机,今年年底还将推出首台8兆瓦样机。

  需要警惕的是,海上风机的功率并不是越大越好。在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看来,成熟的供应链是决定风机大小的关键因素。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贺小兵眼中,风机单机容量必须根据风资源条件、施工工艺条件决定。“欧洲海域风资源条件好,所以可以把单机容量做大,且能较好控制大兆瓦风机的基建成本。中国海岸线长,各个区域风资源不一样,比如广东、福建虽然都有台风,但是两个区域资源条件却不一样,按照目前自然条件,广东海域低风速又有台风影响下,5.5兆瓦、7兆瓦级别是单机容量上最经济的选择。福建海域因为风速较高,可以建设10兆瓦级别的大容量机组,大兆瓦是这块海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