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喜获国家“大礼包”

  福建武夷山中华职业学校的茶艺课堂。(资料图片)
  百 度

 

  近日,各地高考填报志愿工作如火如荼展开,考生们综合参考各种因素,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和专业。今年对于广大高中毕业生而言,可选择面大大拓宽。根据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计划,他们除了可以参加高考之外,还有更多机会参加高职院校的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课考试和职业技能测试,从而获得到高职院校就读的更多机会。

  受益于“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计划的还有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根据相关规定,他们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参加由各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通过后可录取就读。

  今年,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接连不断喜获国家大礼包。1月24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印发,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在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举措,其中包括,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这些政策措施必将促进中国职业教育获得跨越式发展。

  

  升本更名,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

  近日,经教育部批准,包括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在内的全国15所高等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并更名为“职业大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校更名后仍保留“职业”二字,是以前的高职升本中未出现过的新现象。对此,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天翔说:“虽然升本了,但是职业教育属性不会变,必须要有职业二字,守住职业阵地。”他表示,学校培养学生的定位不变,依旧是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而不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

  此次高职升本,并不只是名字上的转变,而是办学层次和水平实现新的跃升。据了解,升级为本科学校的15所“职业大学”以现有专科层次高职专业为基础,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纷纷设置了数量为1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并从今年起面向全国招生。同时,作为国内首批“职业大学”,他们还肩负着在“职教20条”中提出的如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试点项目中先行几步、为其他职业院校创造经验的责任。

  据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目前已经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学历+技能+就业”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大力投入,增加奖助力度和惠及面

  教育是公共事业、民生事业,大力发展教育必须不断加大投入,拿出更多真金白银。近年来,公共财政优先保障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共财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对广大职业教育学子来说,不断增加的国家奖助学金规模和受益面是教育资金投入最直观的表现。今年在此方面,又传来好消息。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对高职院校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5000人增至1.5万人;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至3.3%;国家助学金覆盖范围扩大至23.7%,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至3300元,并同步提高本科院校学生补助标准。同时,设立中职教育国家奖学金,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从今年起每年奖励2万人。上述政策对包括公办、民办在内的各类职业院校一视同仁。

  “我们期待着这项政策的落实。这不仅表明国家对我们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还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今后的招生宣传扩大了影响力,我们有信心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烟台南山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赵仁溟欣喜地告诉笔者。此次关于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并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的决策,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此举不仅可以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更对促进职业学校的学生勤奋学习、掌握技能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高职扩招,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等人群

  虽然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和追求高质量发展,中国高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为此,有关部门积极谋划,推出了2019年职业教育大扩招计划,一方面挖掘招生潜力,大幅增加职业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提高办学条件,确保教育质量。

  5月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6部委公布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加强中央统筹,综合考虑各地生源情况、办学条件、经济支撑等因素,合理确定2019年各省份高职扩招计划安排。《方案》要求各地科学分配扩招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以及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引导各地加强区域协作,加大东部地区院校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投放力度。

  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方案》提出,要单列招生计划,一部分面向退役军人,一部分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现有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机构合作,加大残疾学生培养力度,让更多残疾人接受适合的高等职业教育。

  在报名时间方面,《方案》要求各地在正式报名之外增加两次补报名机会:分别于2019年高考前组织一次参加高职扩招专项考试的补报名工作,以及在10月份面向2019年退役军人再增加一次补报名机会。

  根据《方案》提出扩招目标、任务和措施,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安徽省组织全省87所院校参与扩招工作,其中包括合肥市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等骨干职业院校。安徽省教育厅高考前组织了一次高职扩招报名工作,6月中旬完成第二次报名,根据计划,10月份还将再组织一次。浙江省已经组织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职扩招考生参加了6月全省统一的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课考试并发布了考试成绩,志愿填报工作将于7月9日至10展开。

  高职院校纷纷行动起来,备战扩招计划。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授王水玉表示,该校今年招生计划总量比去年增加大约1000人,其中包括500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和400-500名下岗职工、农民工等人群。目前,学校正在大力升级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增强师资力量,为新学年开学做充分准备。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