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政策酝酿待出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9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获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时期“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也正在酝酿。其中,加强5G网络部署,支持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一二三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将成重要方向。北京、上海等多地围绕“互联网+”加速重大项目布局与落地。

此外,网络安全也将成为“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业内预计,未来几年网络安全的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能源、交通、制造业等工业互联网领域将成为安全产业投资的重点。

央地加速政策布局

当前,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显著。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282亿元,同比增长19.4%。

围绕下一步发展,记者获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时期“宽带中国”战略,酝酿出台“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其中,加强5G网络部署,支持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智能经济新业态等将成为施策重点。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当天在会上表示,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推动互联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具体举措包括,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升级基础设施,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一二三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等。

地方也正在加快相关政策布局,围绕“互联网+”系列重大项目密集展开。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当天表示,北京市正抓住互联网信息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要机遇,推动包括增值电信等在内的政策落实,聚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重点领域,加强5G、智能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国际一流智能服务中心的项目落地。此外,近期上海、河南、湖南等多地也有相关部署。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围绕“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需要在支持基础设施普及应用和迭代升级、技术研发创新、应用跨界融合、促进创新创业、鼓励社会投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支持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的作用。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部副主任张姗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领域应集中在包含工业互联网在内的产业互联网,政策着力点应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要目标,更大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竞争力,释放国内市场巨大潜力。

5G等新基建带来新一轮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记者从会上获悉,工信部将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构建新一代信息网络,形成适应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此外,国家发改委也表示将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

地方层面,上海市日前表示2019年将建设5G基站1万个,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全覆盖,2021年累计建设5G基站3万个,累计总投资超过300亿;河南省2019年初步实现郑州市及各地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2020年启动全省5G规模化商用。此外,青海、吉林日前也就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布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侯雪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成后,能够增强新技术的扩散和服务能力。一方面将促进数字型、智能型产品的快速迭代;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企业打通产、销、用户等链条,催生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模式,培育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有助于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5G正式商用,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与完善,有助于开拓在消费领域、产业领域的新应用,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有望不断出现。

网络安全或将催生万亿产业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推动“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互联网和行业融合带来的行业监管、数据安全等问题。

陆峰表示,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和行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监管机制,明确行业和互联网融合条件下行业运行规章制度,确保监管体系能够适应并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需求;同时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明确数据使用规则和各方的权责利,确保数据安全、平稳、有序流动。

工信部也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网络治理,优化发展大环境。强化安全保障,全面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数据、个人信息等安全保障能力。

业内预计,网络安全产业有望成为万亿元规模的社会支柱产业。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突飞猛进使得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世界里,网络遭受攻击所产生的后果有时会超过承受限度,网络安全的投资将会越来越大。预计未来几年,网络安全的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央地也已经加快相关产业布局。日前《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工信部与北京市将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计划到2020年,依托产业园带动北京市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拉动GDP增长超过3300亿元,打造不少于3家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骨干企业。

陆峰表示,伴随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网络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和发展驱动效应日益突出,特别是to B层面的网络安全愈发重要。下一步,车联网,能源、交通、制造业等工业互联网将成为安全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记者 郭倩 北京报道)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