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咱紧盯着“供给侧”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河北沧县兴济镇农民在翻晒小麦。
  傅新春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眼下,在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购正火热进行。透视粮食收购市场,“龙头+农户+社会化服务”的产业链连接越来越紧,优质优价的市场功能充分发挥,许多农民不再只顾埋头种地,主动从供给侧入手调结构,变成市场明白人。

  

  从“粮仓”到“厨房”,好麦子每斤贵1毛

  6月中旬,河南兰考。上午9点刚过,日光已经晒得人睁不开眼睛。

  在兰考神人助粮油有限公司的院子里,停着几辆满载小麦的大挂车。有的在排队等着过磅,有的已经开始卸车。

  站在传送带边,公司总经理刘保香随手抓起一把麦粒掂掂,“挺沉”,扔两颗进嘴里一嚼,“不黏,这麦子质量,可好!”

  仪器检测结果印证了他的判断:容重780,水分12%,杂质小于1%,妥妥的二等麦。

  麦好价也好,每斤1.15元,比今年最低收购价预案的二等小麦收购价格高出1分钱。

  “这个价格,中!”三义寨乡孟角村村民刘勇昌跟粮油公司合作多年,一直帮忙在周边区域收小麦。“年初看到托市价(最低收购价)又下调了3分钱,担心今年这麦不好收了,没想到开秤以来价格还不赖,基本在每斤1.15元以上,刨掉运输、整理费用,农民普遍觉得挺满意。”

  “1斤1.15元,这只是普通小麦的价格,要是新麦26、新农979等优质品种,都是1.26元/斤收,而且敞开收。”刘保香接过话茬,“咱这儿好麦不嫌多啊!”

  从“粮仓”到“厨房”,龙头企业连起全产业链。据介绍,神人助粮油有限公司加工的面粉,以适合加工馒头、面条的中筋粉为主。今年公司打算再延长产业链,上马加工面包、饼干的高低筋专用面粉,“高筋粉绝对优质优价,一吨能多挣30元。”刘保香说。

  好麦收回来,还得有好的加工方法。记者了解到,神人助粮油公司在兰考的加工厂,设计加工能力是日处理小麦1000吨,但目前日加工能力控制在800吨。刘保香说,“这是加入了精研细磨、降温等工艺,就是为了提高质量,把好麦更好地磨成好面。”

  麦粒“吃干榨净”,变身更多产品。同样对优质粮源需求旺盛的,还有中粮(郑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东说:“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品种、品质都是关注的重点。下游食品、餐饮企业对于色泽亮度等指标要求都很严格,我们必须在源头上保证高品质。”

  “今年的小麦质量的确是好。”郭东介绍,“往年6月新麦使用比例只在40%左右,今年达到60%。今年整个夏粮收购季预计收购新麦数量将超过70万吨,其中30%是优质小麦。”

  按照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为每斤1.12元。河南作为6个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省份之一,虽然旺盛的市场需求对优质小麦价格形成支撑,但普通小麦价格自6月中旬以后出现明显下降。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7月2日,河南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据了解,河南省目前已筹措夏粮收购资金500亿元,组织各类有效仓容1056万吨。

  从“高产”到“优质专用”,粮不沾地就出手

  好麦从哪儿来?还得是田里种出来。

  流通环节“优质优价”信号向上游生产环节传导,农民种植意愿变了。

  “过去种麦就看产量高不高,可现在,光盯着产量,没人要哪行?”长葛市坡胡镇窑口村的杜红顺,在村里流转了560亩地种小麦,讲起种粮经有一套。

  杜红顺一直听说专用小麦行情好,可一来担心技术,二来担心市场,没敢下手种。去年,他跟企业签了订单,下决心试种了十几亩的“囤麦127”,没承想一亩产量比往年高出200斤,麦子色泽还好,今年他把500多亩地全部换成了这个品种。

  专用小麦种起来难吗?杜红顺笑着回答,“不算难,除了锄草要求比普通麦要高,浇水、病虫防治这些都跟种普通麦区别不大。不过要是管理得精细,品质能更好。”

  小麦收割完后,杜红顺就以每斤1.12元的价格卖了4万斤地头粮,“往年收完麦子,得自己拉着去卖,队排挺长,耗时耗力。哪像现在,麦不沾地就卖了,价还好,挺中。”

  在加工企业采访时,记者发现来卖粮的几乎都是经纪人,开着载重几十吨的大挂车。那种小农户开着拖拉机、小四轮排队卖粮的场面很难看到了。刘保香也说,如今经纪人已经成为粮食收购市场的主力。

  事实上,作为粮食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经纪人不仅在帮助种粮农民把丰收的粮食变现,也在成为“优质优价”这一信息的积极传递者和带头人。

  长葛市坡胡镇营张村的张高升,今年33岁,做了6年粮食经纪人。“这些年卖粮给加工企业,明显感觉他们对于粮食品种、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张高升购置了容重器、测水仪等工具,按质收粮,好麦孬麦分开,同时也区分品种,不同的品种分开存放。“今年只要是新麦26,地头价就能给到每斤1.2元。不少农民看到这么好的价,都打算明年也改种这个品种呢。”

  能人刘勇昌则是不仅收麦,还带着农民一起种起了优质麦。3年前,他一边牵头在村里成立了“金麦穗种植合作社”,流转760亩地种小麦;一边和神人助粮油有限公司签下优质小麦种植订单。

  “公司、合作社和农户现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公司瞄准市场需求选了新麦26等3个优质品种,在打药、施肥、锄草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再以每斤高出市场价1分钱的价格保底收购。合作社负责田间管理,农户既不用担心种,也不用担心卖,完全种上放心田。”刘勇昌说。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860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04万亩,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1/7。

  全程服务有保障,农民种上放心田

  小麦收割完,勤劳的农人已经播下了玉米。大田里,黄绿相间的色彩,让人看到土地的生机。

  “麦子收完当天就种上了玉米。”长葛市坡胡镇孟排村种植户楚万才说,“现在种地轻省多了,几十亩地一个人种都中。”因为从犁地、播种、浇水、施肥、打药都实现了机械化,田间管理还有专门技术服务站,“如今种地遇到啥难题都有人管,这搁过去全靠自己蒙着种,遇上刮风下雨年景不好,一季的收成就全白瞎了。”

  今年的小麦产量高、品质好,但生长过程中也不是没有经过考验。“生长前期气候干旱,抽穗期间遭遇低温,灌浆期间又有好几天干热风,但都没给小麦质量造成什么影响。”长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根卿说,这得益于产业链条理顺了,配套服务跟上了。

  马根卿说,优质优价的好处让农民都跃跃欲试,但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随意性太大,新品种、新技术很难完全落实。要让地里长出好麦子,迫切需要用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把农民的积极性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于是,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在长葛应运而生。

  在这个“政府+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社会化服务”的体系中,优质小麦是主打产品,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是生产主力,政府提供技术、风险、资金等保障,龙头企业保底收购。

  “就说这风险保障,本该由共同体成员承担的每亩13.5元的保险费用,市政府和龙头企业各担一半,即便绝收,共同体成员也有每亩900元的收入。后顾之忧打消了,如今种麦都带劲着呢!夏收完了测产,共同体成员平均亩产都超过990斤。”马根卿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现代农业共同体成员已达到207家,土地流转面积达15万亩,成员每年增收近4000万元。

  增产变增收,收购环节是关键。龙头企业收购优质小麦离不开资金保障。“我们在支持市场化收购的信贷政策上明确提出,支持购销贸易企业和龙头加工企业开展优质优价小麦收购,对于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粮食订单收购也给予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钱文挥说,今年农发行筹集了1000亿元的夏粮收购资金,夏粮主产区支持的市场化客户同比增幅达到30%以上。截至6月30日,已累计投放夏季粮油收购贷款416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425亿斤。

  随着河南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各市场主体对于这个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提出自己的期待。刘保香说,“国内小麦种植的南北跨度大约有1000公里,各地的品种、品质都不相同,但托市收购价格却全都一样。希望今后更加体现优质优价的导向,统筹不同的品质、营养等指标,制定不同的收购价格。”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2日 18 版)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