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任妍)新材料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7月9日,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暨新材料联盟年度理事会在山东滕州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联动”的发展战略,共同聚焦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产业的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探讨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论坛期间,记者就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理事长、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

郑月明表示,新材料是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一些关键战略材料依赖进口,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卡脖子”问题。

“其实我国在新材料方面并不缺原创技术,甚至很多材料在国外产品出来前,我国的科研院所可能就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但可惜的是未能及时转化成产品。”郑月明认为,我国新材料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亟待提高,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在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上发力。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既需要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也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和支撑。同时要形成创新端和产业端良性互动,建立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还要有足够的信任度,必须平衡好各参与方的利益实现共赢。” 在郑月明看来,这样才能保证创新成果是市场需要的,有助于科技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

郑月明表示,创新体制机制对于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至关重要。他介绍,为了探索新材料技术创新和转化模式,2018年1月,联泓新材料联合中国科学院新材料相关科研院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理事单位已由16家增加到了23家。联盟通过“3+1”的运作模式,即“联盟+平台+基金”和1支专业化成果转化运营团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打造协同创新体系。据介绍,该联盟还制定了阶段性目标:三年内培育一家市值百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形成国内一流的新材料骨干企业。长远目标是打造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若干在新材料行业细分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隐形冠军企业”。

在谈及行业的未来发展时郑月明表示,新材料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把握住行业、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在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更要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不断打造新的增长点,从而推动企业自身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说。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