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界设法应对食品浪费问题

  家住东京的铃木女士有一个习惯,每天晚8时准时来到家附近的超市采购即将过保质期的面包、寿司、海鲜、肉类等食品。在铃木女士看来,这些食材依然可以烹制美味的食物,且价格便宜。

  近年来,与铃木女士一样习惯购买即将到期食品的日本民众越来越多。一些民众希望以此方式节省开支。更主要的是,很多民众越来越重视环保,希望借此减少食品浪费。

  日本食品大量依赖进口。2017年,日本的食物自给率仅为38%。与此同时,日本的食品浪费现象严重,很多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被大量丢弃。日本农林水产省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6年一年,日本被扔掉的可食用食品达到643万吨,相当于东京都民众一年消耗的食品总量。相关统计指出,日本人均食品浪费量在亚洲排第一位,世界排名第六。

  今年5月,日本通过《食物浪费削减推进法案》,要求从食品生产到消费等各个环节减少浪费,并将于今年11月底开始实施。

  据统计,在超市、餐馆等商家浪费的食品约占总量的55%。很多浪费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在宴会、聚餐中,民众一般都忙于聊天应酬。日本一些地方政府由此想出了减少食品浪费的新点子。长野县松本市政府发起了“3010运动”,除了呼吁广大市民在餐厅适量点餐之外,还希望大家在聚餐开始后的30分钟内专心用餐、不要离席,并在聚餐结束前10分钟再次回到自己座位,将食物吃完。松本市政府还呼吁市民在家中也开展“3010运动”,即每月30日积极利用冰箱里临近保质期的蔬菜、肉类等烹制菜肴,每月10日与孩子们一起利用一些可以吃但经常被扔掉的蔬菜的茎秆和皮来烹饪食品。据悉,“3010运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松本市食品浪费现象大量减少。

  石川县金泽市政府推出一项“光盘行动”,呼吁餐厅和酒店积极成为“光盘行动参与店铺”。这些店铺将按照顾客的需求去掉忌口食材,准备小分量套餐,并在消费者点餐时建议其适量点餐。截至今年6月20日,该市已有26家店铺成为“光盘行动参与店铺”。

  在日本,食品有“赏味期限”和“消费期限”之分。“赏味期限”是指食品在此日期前,食用较为美味;“消费期限”则指食品能安全食用的期限。不少日本民众搞不清楚二者的区别,以至于不少人把过了赏味期限但依然还可以吃的食品当做过期食品扔掉。为此,日本政府和相关机构纷纷在网站上介绍两者区别,不少电视台和报纸也就此做了专门报道,以减少不必要的食品浪费。

  (本报东京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7日 17 版)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