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支付:货币面临的技术变革(经济透视)

根据英国一家咨询公司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年全球自动柜员机(ATM)的数量减少了1%。这是全球范围内ATM机数量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数字支付快速兴起。作为金融业的一项划时代发明,ATM机会像曾经立在街角的邮筒和电话亭一样逐渐消失吗?

数字支付又称电子支付,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兴起而发端的支付手段,早期发展有赖于网上银行支付业务的支撑。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金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购买商品和服务,从而大幅减少了ATM机的使用频率。

数字支付的好处不光是提升了消费体验。宜家家居公司在瑞典耶夫勒市分店进行的一项测试显示,尽管只有不到1%的顾客使用现金,员工却需花费15%的工作时间去计算及存放现金。据测算,日本目前每年花在现金流通和管理方面的成本约为8万亿日元(约合5113亿元人民币)。使用数字支付就不用这么费事了,可以大大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不少国家因此对数字支付采取鼓励政策:日本经济产业省去年发布了“无现金愿景”规划,提出到2027年把无现金支付比例提高40%的目标;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鼓励该国机构学习中国领先的移动支付经验……

在数字支付领域,中国占据一定领先优势。除移动支付之外,蚂蚁金服和腾讯已经开始在中国各地的零售终端机上安装人脸识别屏幕。刷脸支付、物联网支付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使中国进一步走向无现金社会。法国凯捷咨询公司和巴黎银行联合编制的相关报告预测,到2021年中国的数字支付总量可望成为全球第一。

ATM机虽然是银行推出的,但银行也普遍鼓励数字支付,因为这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手续费收入,节约网点和ATM机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面对科技企业的竞争,银行也在积极谋求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自身的电子钱包、网上银行等功能,与手机制造商合作推出NFC(近场通信)支付,提升客户的支付体验。

在这种大趋势下,ATM机日渐式微也就不足为奇。但在目前的过渡阶段,它们的存在依然必要,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外国游客而言。此外,数字支付本身的不完善也需要传统支付系统作为保障。不少国家央行担心,如果任由商业金融机构独立掌握各自的数字支付系统,央行对货币体系的控制能力将受到挑战。一旦出现大面积“停电”,或遭黑客攻击,单纯依赖数字支付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在历经了贝壳、贵金属、纸币、银行卡等形式的演变之后,货币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技术的变革。或许有一天,ATM机真可能像贝壳、邮筒一样走进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7日 17 版)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