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补上海洋科技短板(创新谈)

要补上原始创新较少、关键核心技术不多、总体实力不强等短板,就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以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夯实海洋强国的建设基础

日前,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正式交付,计划于年底和“雪龙”号一同执行南极科考,形成“双龙探极地”的格局。作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极地科考的重要平台,“雪龙2”号将显著提升我国的海洋调查和极地考察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雪龙2”号的自主建造,既是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当前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总体从“量的积累”阶段进入局部领域“质的突破”阶段,但还存在原始创新较少、关键核心技术不多、总体实力不强等短板,须尽快补上。

自主创新不足,容易导致海洋科技事业发展缓慢。例如,海洋科考的特点是“实验在海上、发现在海中”“没有船的科考就像打仗没有枪”。早年海洋科考“没船缺设备”,原因就在于我们无法自主研制出自己的科考船舶平台。租用、搭载或是购买国外的科考船和仪器设备,一方面使用起来不那么得心应手,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另一方面,科考平台和设备体现着科研思想和技术路线,大量使用别人制作的科学工具,无形中就只能沿着别人设定的科学方向走,亦步亦趋,无法实现超越。我国是海洋大国,要想在国际科技角逐中掌握话语权,必须依靠创新,制定并实行自己的海洋科技发展路线图。

这些年情况有了改观。“深海勇士”号实现潜水器核心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为我国深海探测立下汗马功劳;自主研发建成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生产线,已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能帮助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历史性突破,加快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海洋事业发展中创新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

繁荣海洋科技,唯有大力创新。这离不开发挥学科综合交叉优势,加强海洋学科基础研究。追本溯源,筑牢海洋科学技术大厦,必须对海洋基础研究实行长期稳定支持和超前部署,提高在深海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自给率。同时,加快完善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技术创新体系。针对一些具备转化前景的海洋科技研发项目,在科研院所开发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的市场能力,不遗余力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强劲的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强国的特征之一。大力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探索海洋奥秘、提升海洋科技水平,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会越来越坚实。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2日 19 版)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