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中国将从201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强制性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新国标实施后,未达标的地膜产品不再允许生产和销售。
生产技术的“白色革命”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我国1979年引进的一项农业生产技术,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地膜用量达145.5万吨,覆盖面积近3亿亩。该技术具备的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特点,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被誉为农业生产技术装备的“白色革命”。
甘肃省自2008年起通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技术,年增产粮食20亿斤以上;西北内陆棉花种植面积从过去不到全国棉花总面积的10%上升到现在的30%以上,使不少地区真正做到了“荒漠变绿洲”。
同时,通过地膜覆盖技术提供反季节、超时令蔬菜,丰富了市场供应。地膜应用技术作为近年来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为“装满米袋子、丰富菜篮子”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认为,地膜技术应用对国家农产品安全至关重要,堪称不可或缺,在未来很长时间,聚乙烯地膜仍然是市场的主导产品。
“白色污染”不容忽视
尽管地膜对农业生产作用巨大,但其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严昌荣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普通地膜是高分子化合物,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或降解。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以及残膜回收措施不力,土壤中残膜积累越来越多,局部地区形成严重的残留污染,导致了一系列生产和环境问题。
据农业部监测,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局部地区亩均残膜量达20公斤,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影响作物出苗,阻碍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降低播种质量,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导致作物产量下降。棉花中混入残膜,导致商品性变差,效益下降。
以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临泽县为例,该县地膜覆盖面积达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7%,地膜年使用量达2300吨。“由于长期以来使用的地膜厚度不达标、强度较低、耐候期短,碎片化残留问题比较突出。”甘肃省临泽县县长冯军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为此,全国范围内已经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同时,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地膜回收利用行动是其中之一。
新标准护航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塑料制品标委会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加快了新标准的修订工作。新修订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国家标准委于今年10月14日正式颁布。与此前的标准相比,新标准对地膜的适用范围、分类、产品等级、厚度和偏差、拉伸性能、耐候性能等多项指标进行了修订,特别是提高了地膜的厚度下限,有利于地膜机播作业和回收再利用。
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冯志勇看来,新标准主要表现为“三提高一标示”,即提高了地膜厚度、力学性能、耐候性能和在产品合格证上明显位置标示“使用后请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字样。从源头上促进了地膜的可回收性。新国标的出台,为用好农膜、治理污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法律保障。
冯军也认为,要从源头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在全国推广新国标。他表示,“新国标将提高地膜的厚度,不仅可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增温保墒效果,而且有利于捡拾回收,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大创新、大变革和大普及。我县将积极落实好标准。”
吉林白山市喜丰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志强则呼吁地膜产销企业要从大局出发,提前做好适应性调整,自觉执行新标准,积极向广大用户宣传新标准实施的重大意义。
地膜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人的生存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沙南生表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围绕农业绿色发展需求,加快相关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强对地膜强制性标准的理解和把握,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牢固树立遵守和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工作理念。二是准确把握新的地膜标准的技术要求和重要意义。三是全面做好新国标的宣贯实施工作。
专家表示,新国标的实施,有利于杜绝超薄地膜的泛滥,推动地膜回收利用,促进耐老化地膜的发展,对于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