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
市政府获悉,为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我市印发《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
规划(2018-2021年)》,提出发展目标。到2021年,我市将实现机器人总产量20000台。
到2021年机器人产业发展实现三大目标
《
规划》指出,西安拥有全国领先的科技资源、雄厚的装备和电子工业基础,本地应用市场广阔,具备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深入推广机器人应用的良好条件。目前,全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总产值约100亿元,拥有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20余户,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
规划》中提到,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以建设“硬科技之都”为目标,以“机器人+”广阔的应用市场为依托,以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为核心,以关键零部件为支撑,扩大产业规模、打造知名品牌、推动市场应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将西安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到2021年,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实现三大目标:
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实现机器人总产量20000台,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培育形成10户10亿元以上企业,
行业企业数量超过100户。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突破与掌握核心技术,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00件。
推广应用成效明显。机器人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医疗健康、城市管理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全市建成数字化车间100个,智慧工厂20个,智能物流仓储示范基地20个。全市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50台/万人。
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等五大领域
我市将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和集成应用等领域。
加快我市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研制生产,建设工业机器人园区,构建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到2021年,实现工业机器人产量10000台,总产值200亿元。重点发展搜排爆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管道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人等。到2021年,实现特种机器人产量500台,总产值40亿元。到2021年,力争实现服务机器人产量9500台,总产值60亿元。依托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突破高性能控制器、伺服电机和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实现批量生产。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总产值150亿元。同时,培育一批具备工业机器人工程能力的系统集成企业。重点推进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制针对西飞、陕汽、陕鼓、西电、中兴、比亚迪等企业的数字化生产线,到2021年,实现控制系统和集成应用总产值50亿元。
构建“两园两镇”发展格局
我市将构建“两园两镇”发展格局,明确产业园区发展任务。以园区为主体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育等工作,汇聚产业资源,健全产业链。经开区、航天基地、高新区和西咸新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协同错位发展。
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三大领域,构建“
研究院+支撑平台”产业体系,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产业总产值200亿元。航天基地机器人产业园重点发展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产业总产值100亿元。高新区机器人小镇重点发展医疗、教育、生活等服务机器人及无人机应用,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产业总产值100亿元。西咸新区机器人小镇重点建设西安市机器人科技馆,打造机器人研发平台、教育平台和展示平台,到2021年,成为支撑全省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和创新技术的研发与转移基地、汇聚高端人才和培养领军人才的高地,实现机器人产业总产值100亿元。
设立总规模不低于50亿元若干产业子基金
《
规划》明确,全市各级各类产业专项资金要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发挥工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联合社会资本,在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设立若干产业子基金,总规模不低于50亿元。鼓励科研院所、军工单位、龙头企业或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机器人产业投资公司。用好“城市合伙人”政策,加大机器人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年度引进5个机器人及“机器人+”的领军人才或创新团队,建设西安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
研究建立机器人认证采信制度,建立机器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