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关于加快杨凌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一、总体思路
 
   (一)面临形势。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五个扎实”的重要内容。省十三次党代会“五新”战略任务中明确指出,要“培育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不断提升陕西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示范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较少,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达到1.5%左右,小微文化企业缺乏有效的环境支持,不少还处在小作坊、家庭经营状态。文化产业是示范区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短板。这与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的地位不相称,亟待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扶小促大,通过政府支持、项目带动,努力提升示范区文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五新”战略任务,依托区位、科教、历史文化等优势,充分发挥杨凌农耕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古朴活跃的特点,率先发展创意设计、出版印刷、文化会展、工艺美术、广播影视等产业,加大文化企业孵化、培育力度,提升现有文化企业的实力,加大原创文化产品的支持,培育一批具有杨凌元素的优秀文化产品。到2022文化产业成为示范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任务与措施
 
   以孵化培育小微、发展壮大规上文化企业为目的,从环境营造、奖励资助、项目扶持等不同方面予以支持(共16条措施),实施期限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下所称文化企业须属于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统计目录范围内的企业(见附件),且在示范区范围内注册,税收缴纳在示范区。
 
   (一)建设小微文化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小微文化创业的培育和孵化,示范区投资建设杨凌示范区小微文化创业孵化基地。 鼓励社会资本利用自身资源投资新建、利用旧厂房改扩建专业文化企业孵化器。培育孵化农业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产业、农业工艺美术产业、农耕文化数字创意产业、农业动漫产业、三农影视制作产业和丝路艺术品展示交易等类型产业。
 
   1. 对入孵的小微企业,给予物业管理费优惠(3年内免收)、房租优惠(3年内免收)。通过3-5年的发展,培育潜力大、活力足、机制新、效益好的小微文化企业300家以上,孵化毕业企业50家以上。
 
   2. 对经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评审认定的社会投资建设的文化企业孵化器,给予入驻企业物业管理费和房租的50%补贴,连续补助5年。由入驻企业申请,直接补贴到入驻企业。
 
   (二)建设农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在古邰国遗址公园以北、高铁线以南区域(约180亩土地)策划建设农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3. 引进、培育农业创意设计、影视、动漫、艺术品交易等产业形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工场,支持核心技术研发,聚集入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意企业。在通过高标准规划设计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同时,由政府投资建设标准化文创工场,吸引企业入驻。
 
   (三)加大文化企业入区招引支持力度。为吸引文化企业入区,执行以下鼓励政策:
 
   4. 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用地优先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留出用地空间,保障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对经营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用地,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出让价按相应工业用地最低出让标准执行,同时免收代征土地费用。
 
   5. 在示范区范围内的新建文化企业,依据项目实际及竣工时限要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00万元以上,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1%比例给予投资补助。
 
   (四)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6. 支持区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文化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对示范区每年新增纳入国家统计库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补助。
 
   7. 对示范区内的文化企业,纳税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示范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当年留存地方财政部分,参照地方留存总额50%的比率予以补助。
 
   8. 对于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3000万元、4000万元直至2亿元以上,参照营业收入的1%予以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9. 对示范区文化企业获批中、省文化创意类项目专项资金,按照中省实际拨付到位资金的20%予以配套。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设备投入参照设备总投入的1%给予补贴。
 
   (五)建立文化经营人才、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对在示范区内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人员按以下政策给予支持鼓励:
 
   10. 文化产业发展亟需的技术、设计、营销等高级人才,享受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
 
   11. 对文化企业经营人才、专业人才参照纳税人一个纳税月度内在示范区内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奖励,即当月缴纳个人所得税在1000元人民币以上的部分,按其地方留成部分的100%予以奖励。本条款仅针对文化企业从业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奖励申请,不接受个人申请。文化企业在纳税申报且税金入库后,每半年申请兑现一次。
 
   12. 对文化企业投资人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策划人(主创人员)转让本企业股权,按实际缴纳的股权转让人所得税按地方留成的80%给予奖励,若该转让所得用于杨凌投资,则按照地方留成的100%予以奖励。
 
   (六)加大原创文化产品培育力度。对体现杨凌农耕文化元素的原创作品、原创影视作品(电视剧、纪录片、电影)、微视频、原创优秀动漫创意和动漫产品、原创游戏产品,纳入示范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给予宣传推介、资金支持。
 
   13. 对原创影视作品在电视台播出,省级电视台首轮播出的按播出净时长每分钟补助500元,在中央电视台首轮播出的按播出净时长每分钟补助1000元。在主流视频网站首轮播出,对提升杨凌形象有较大影响的视频给予一定奖励。
 
   (七)设立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14. 示范区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设立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国有文化企业资本金投入、特色文化创意聚集区的文创工场建设、小微文化孵化器的物业和房租补贴,及落实本办法中涉及到的其它文化产业项目的补助、贴息、奖励等扶持政策。
 
   (八)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引导基金。
 
   15.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设立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基金规模控制在1亿元左右,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先期由示范区财政投入3000万元作为发起,剩余资本通过募集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补齐。基金主要支持示范区文化企业和创业初创期中小文化企业的创业和技术创新。制定杨凌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具体管理办法,组建理事会,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运营管理。
 
   (九)实施金融信贷激励。鼓励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
 
   16. 对贷款投资文化产业项目的企业,连续3年,按项目当年贷款利息的30%-50%贴息。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所投文化产业项目,退出时按净损失额的10%-3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给予补偿。担保文化产业项目的机构,产生贷偿损失的,按照净损失额的10%-3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给予补偿。
 
   三、机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扎实推进本办法的落实。小组办公室每年年初提出《年度文化产业资助奖励申报指南》,及时组织项目申报、评审、检查,推动资助项目落实见效。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资助项目和产业发展中有关问题。小组办公室每年向示范区党工委汇报一次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大力加大媒体融合改革力度,支持农业科技报社向文化传媒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支持示范区国有企业根据业务特点发展文化产业。
 
   (三)加强文化产业统计。以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等指标为重点,加强文化产业的统计。示范区统计局要建立文化产业统计长效机制,强化规上文化企业库、预备库(有望进入规上的文化企业)建设,创新工作方法,结合经济普查加强涉农文化产业专项统计调研,解决示范区文化信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应纳入文化产业统计而因体制原因不能纳入的问题,准确全面反映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四)加强部门协同联动。示范区发改、财政、农业、文化、体育、旅游、文物、工商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积极为区内文化企业争取中省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工商局要加大“放管服”工作力度,鼓励文化企业的注册登记,规范文化企业名称和主营业务,配合统计部门统一企业分类标准;招商和投资服务局加大文化企业的引进力度,在招商任务中明确文化产业招商任务;金融办要协调区内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和融资担保。成立示范区文化产业协会和专家委员会,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