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花卉产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健全的生态体系,走花卉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努力提升花卉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和谐,推动现代化大美阜阳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积极投身花卉市场,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花卉产业。
——坚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突出产业特色、逐步扩大产业规模等途径,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花卉发展新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扩大开放、培育多元主体作为优化花卉产业经济的途径和手段,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资源整合、资本集聚、产业集群,推动花卉产业化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科技对花卉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按照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要求,加速培育优势花卉产业,扩大林业经济总量。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项目化管理和园区化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花卉产业发展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打造“黄淮花都”和把花卉产业培育为阜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市花卉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各类花卉种植总面积力争达到100万亩。按照“一心六带十四镇十九园”多节点的
规划布局,初步构建湖花辉映、田花一体、城花融合的生态格局。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以上。
——建设水生花卉之都。建设国家水生花卉种质资源圃、中国水生花卉园,收集保存高等水生植物400种、荷花品种1000个。建立荷花(莲藕)、芡实、薏仁等水生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
——建设分子育种孵化基地。依托阜阳华大生命科学
研究院和阜阳华大农业公司科技平台,整合相关研发转化资源,建立花卉种质资源活体库、样本库、数据库,建设“中国花谷”。
——建设芳香植物生产加工中心。建设月季、薄荷、桔梗等药用和香料植物科普和产品体验馆,食用药用花卉加工生产基地,打造中国月季、薄荷、桔梗之乡。
——建设智能花卉示范中心。利用北斗数据等,及时掌握花卉生产贸易流通的大数据,构建花卉营销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花卉物联网、智能花卉温室等试验示范基地。
——建设现代花卉全域旅游目的地。依托颍州西湖建设花卉世博园和花卉会展、贸易物流中心。以阜南-颍州-颍上高档花木观赏带、泉河花卉体验带、沙颍河食用花卉带、黑茨河药用花卉带,形成沿淮湿地花卉观光带,以及苏沟观光带。建设颍州芳香小镇等14个特色小镇。建设6个花卉旅游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的花卉旅游标识解说系统、服务设施、基础设施。
2.年度目标
2018-2020年三年,全市花卉面积力争分别达到50万亩、70万亩、100万亩。其中,阜南县23万亩、临泉县19万亩、界首市9万亩、太和县20万亩、颍上县15万亩、颍泉区3万亩、颍东区6万亩、颍州区5万亩。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花卉基地建设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扶持,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相对集中,具有一定区域规模,实现生态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花卉基地;积极探索建设以现代花卉生产基地为依托,集园林花卉研发、生产、加工、贸易、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2018--2020年,力争新建各类苗木花卉基地60万亩,其中食用药用花卉25万亩,水生花卉20万亩,观赏苗木及设施花卉15万亩。
1.加快花卉良种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一是建设重点研发中心。依托阜阳华大生命科学
研究院、中科院植物
研究所、武汉植物园等建立花卉重点实验室或花卉工程
研究中心,重点打造花卉
研究平台。建设世界荷花科创中心,全国月季研发中心,持续开展月季、荷花、彩叶植物等特色花卉分子育种课题
研究,力争培育2-3个优良品种。二是培育自有知识产权品牌。以大型花卉生产、销售企业为主体,开展新品种组织培养、快繁脱毒
研究,积极开展分子育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新品种育种、组培中心5个。推广花卉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花卉生产水平和能力,提高花卉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发展特色科普基地和生产基地。着力打造月季、薄荷、薰衣草等芳香植物生产基地,建设黄淮平原最大的芳香植物种质资源圃,筛选2-3个优良品种,建立芳香植物优良品种快速繁育和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建设国家级水生花卉资源圃,收集600种高等水生植物。优先发展荷花、芡实、薏仁等水生花卉,建立芡实、薏仁文化科普基地和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
2.加快名优特色花卉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引导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名优特色花卉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彩叶苗木及月季、荷花、菊花、红掌、紫薇等优势花卉生产基地,提高花卉种植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花卉种植基地。在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界首市、太和县等建设高标准名优特色花卉生产基地5个,用于花木育苗研发培育等生产所需的温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引导花卉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发挥沿淮地区地势低洼、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在颍上县、阜南县、临泉县等地大力发展荷花、芡实等水生植物,在阜南县建立芡实、荷花科普和示范基地,在颍州西湖湿地公园,建立水生花卉观赏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
3.加快花卉产业集聚园区建设。支持花卉产业集群发展,采取政府主导、财政引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吸引力和承载力,大力支持争创省级、市级产业示范区,重点建设月季、荷花、桃花、梨花等一批花卉园。进一步完善生态格局,依托现有基础,完善配套条件,提升科技含量,扩张规模数量,形成沿淮湿地花卉观光带、阜南-颍州-颍上花卉景观带、泉河花卉体验带、沙颍河食用花卉带、黑茨河药用花卉带,以及颍东苏沟景观带。(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
(二)加快花卉加工发展步伐
围绕“强龙头、建基地、创品牌、拓业态、促升级”,着力打造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创新链和主体链“五链一体”现代花卉产业化体系,推进花卉产业经营模式的升级。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全市花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现代花卉产业加工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加工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花卉综合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
1.大力培育花卉生产加工主体。大力支持和培育现有花卉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引导花卉企业联合合作,促进花卉联合体;引导各地在优势基地科学
规划、精心布局,集聚一批花卉生产加工企业,改造升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建设,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围绕“双乡双创”集中民资,积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花卉生产加工领域;围绕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全国知名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招商局、市农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各县市区政府)
2.科学布局花卉产品加工园区。培育一批市级龙头企业,增长带动辐射能力,提升花卉产品加工水平,拓展增值空间。加快特色花卉加工业发展,努力形成有规模、有优势、有品牌各具特色的花卉产业加工格局。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开展精深系列加工。太和县重点突出药用花卉,颍上县、阜南县突出水生和食用花卉,临泉县、界首市突出药用饮用花卉,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突出观赏花卉加工。开展精深加工,加快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形成支柱产业。(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招商局、市农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各县市区政府)
3.大力开展花卉精深加工。一是开展芳香植物生产加工。依托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等科技研发平台,建立集薄荷、桔梗育苗、种植、精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重点建设薄荷科普和产品体验馆以及薄荷精油加工厂,打造中国薄荷之乡和桔梗之乡;建立月季、梅花、薰衣草等种植园,扩张种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开展深度研发,建设精油加工中心、产品体验馆,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二是开展特色花卉精深加工。充分发掘花卉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研究开发食药同源和天然花卉保健功能性健康食品,重点培育莲藕加工、油牡丹等花卉的精深加工厂。(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招商局、市农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各县市区政府)
4.大力推动花卉产品品牌创建。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以市场引领消费。实施财政奖补政策,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重点维护好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社会公信力。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开展特色花卉品牌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展销平台和新媒体优势,集中推介一批知名花卉产品品牌。(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科技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气象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推进花卉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花卉产地市场和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新型花卉经营主体开展全程专业化服务,着力提升花卉服务业发展水平;配套建设8个花卉市场,1个大型花卉物流园和8个花卉物流节点。
1.完善花卉物流交易体系。在现有花卉市场基础上新建和升级改造一批花卉交易市场,搞好颍州、颍泉重点花卉集散地花卉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在政策、资金、信息、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皖西北和颍州2个国家级花卉市场,界首省级花卉市场,颍上、阜南、太和、临泉4个市级花卉专业交易市场,提高阜阳花卉市场竞争力。着力引入花卉拍卖、期货交易等现代花卉交易形式,以花卉拍卖为依托,逐步完善花卉电子化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网上交易系统,降低流通成本。推动花卉
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各县市区政府)
2.完善鲜花冷链物流系统。积极建设鲜花冷链物流系统,高度重视冷链运输,航空部门要为冷链运输服务,保持鲜活、易腐的鲜花在收购、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的各个物流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减少在物流过程中的变质和污染损耗,保障其质量。冷链物流既要有固定的冷藏设备,又要有流动的冷藏车辆,以确保不同物流环节间的有效连接。特别应加强冷链的动态管理,加大对专门用于鲜花采后预冷、分级后冷却和运输前中长期冷藏的冷藏库、冷藏车、保鲜车的投资力度,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3.建设花卉智能服务平台。利用网络电子虚拟技术,建设阜阳市花卉产业信息平台,包含花卉拍卖信息系统 、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用户信息查询系统、物流公共信息系统、花卉生产技术在线咨询系统、花卉
行业信息系统等,对现有花卉产业体系进行信息化改造,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辅助花卉生产、批发、零售和流通,建设智能花卉中枢,落实宽带下乡入户,构建“花卉+”发展新模式,建设 2个覆盖全市的智能花卉综合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农委、市招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市区政府)
4.加快发展花卉电商营销。以花卉电商营销主体和网上营销额双提升带动全市花卉电商营销快速发展,鼓励电商主体采取“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方式,加强特色花卉产品产销衔接。重点支持花卉电商平台、花卉电商特色馆和花卉电商体验馆,培育本土电商平台,打造以淘宝、国家生态林产品专属电商平台等为核心的花卉产品电子商务地方馆集群,培育颍州、颍泉商务示范县等花卉电商集群,实施花卉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对接合作、花卉电商人才培育等项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农委、市招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市区政府)
(四)促进花卉产业融合发展
1.推动颍州西湖花卉博览区建设。按照颍州西湖保护利用总体布局,将国际花卉博览区同步
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推进,花博区在颍州西湖东畔,与颍州西湖浑然天成,相映成辉,充分利用颍州西湖山水园林景观
规划建设花卉乐园等,努力打造以水为美,以花为景,水花交融的独特景观,建设“复兴古西湖,打造新花都”核心景区,在颍州西湖周边配套建设一批特色花卉小镇和生态农庄,做足花卉三产融合文章。(责任单位:市颍州西湖管委会、市城乡
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重点工程局、市林业局)
2.加快花卉特色小镇建设。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花成业,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花卉产业,丰富花卉品种,提高产业档次,着力建设花卉小镇和田园综合体。重点打造界首市彩叶植物小镇,颍东区锦怡小镇、正午小镇、插花小镇,太和县桔梗小镇,颍州区中原花都·芳香小镇,临泉县姜子牙花卉小镇,颍上县管仲腊梅小镇、八里河水生花卉小镇、尤家花园,颍泉区行流镇红色小镇、宁老庄爱情小镇,阜南地城荷花小镇、田集花都温泉小镇。(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
3.建设花卉旅游客服中心。依托各地特色花卉资源,大力开展花卉主题旅游活动,按照景观独特、交通便捷,参与性强,服务周到的要求,精心选择线路,组织花卉节庆活动,着力开发花卉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标识解说系统、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夯实现代花卉全域旅游基础条件,建设6个旅游客服中心。(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五)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支持新型经营发展模式,鼓励开展专业化服务和技能培训,推动企业品牌创建,着力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实现花卉产业发展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基本形成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数据在线化的花卉服务体系架构。
1.大力开展花卉主题服务业培育。一是探索花卉产业与花卉文化、休闲旅游、生态餐饮、科普教育等产业相融合的新型业态,积极打造完善8条以花卉为主线的旅游观光线路,建设完善8个花卉文化主题公园,完善花卉景点核心区域基础设施,促进花卉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二是发展花卉租摆、会展服务产业,促进高档花卉消费;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花卉生产与生态观光服务加速融合;积极承接工程绿化、城市景观绿化、观光园与主题公园绿化等,做大做强绿色创意文化产业。(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经济和息化委、市工商局、市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2.大力开展花卉技能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花卉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大户参加生产技能、市场营销培训。支持龙头企业参加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提升龙头企业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市招商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快产业集聚。坚持“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撑”的原则,充分挖掘花卉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和潜力,打造产业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大力培育和扶持花卉龙头企业,积极引导花卉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立花卉产业化动态项目库,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压实项目工作责任;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强项目调度,确保项目落实。(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旅游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
规划局、市城南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二)拓宽招商渠道。充分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开展花卉产业化招商,突出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和全产业链招商,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改进招商方式,明确项目承接地花卉产业发展和布局需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延伸需求,重点选择有一定投资规模、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条件较为成熟的招商项目入库,形成“建设一批、上报一批、
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好林业税费优惠政策。到我市投资花卉产业的企业,凡符合国家、省、市有关税费优惠政策规定的,及时落实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全市多层次、全方位的花卉产业招商引资需求对接机制。准确掌握目标企业对市场、资源、环境、政策、物流及人力资源、要素保障、产业配套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接服务,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林业局、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
规划局、市城南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三)加大政策保障。出台《阜阳市促进花卉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支持招大引强,鼓励规模种植,支持设施花卉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化创建;鼓励企业来阜投资、支持花卉产品出口,鼓励花卉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交易会、展示会活动,扩大产品知名度,开拓新兴市场。完善“合同帮农”机制,为花农和花卉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示范文本、纠纷调处等服务。建立和完善花卉产业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花卉产业链与花农的利益联结机制。(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政府法制办,各县市区政府)
(四)强化科技支撑。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花卉产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积极搭建科技研发平台。依托阜阳华大生命科学
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力量,建立新品种研发、良种繁育、野生资源开发利用的
研究平台。利用我市的花卉资源优势,走引育结合之路,对花卉品种进行改良和新品种开发,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种,保障花卉产业的持续发展。实施花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制,对从事花卉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推广的企业,凡符合条件的,组织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经过认定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并积极协助企业争取省、市级科技项目支持。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和现代生产经营企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发挥现有的科技队伍力量,鼓励企业开展适用技术的创新
研究和推广,鼓励产学研之间、科研单位之间进行联合攻关,重点在育种研发、种苗快繁、栽培设施和技术、产品采后处理等环节取得突破。积极引进各类林业人才和智力,联合组建一批林业人才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不断提高花卉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打造一支稳定充实的基层科研和科技推广队伍。(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领导机构。成立市花卉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加强对全市花卉产业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和战略谋划,制定支持花卉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花卉产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抓好工作推进、督促检查和考评总结工作,确保实现目标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具体承担协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任务和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在花卉重点镇、村配备专职干部,形成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领导体制。
(二)压实主体责任。市林业局为花卉产业发展牵头协调单位,负责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工作落实。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计划分工,结合部门职责,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各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站位,把发展花卉产业作为落实“双轮驱动”战略的主抓手,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三)建立推进机制。建立花卉产业发展动态项目库,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跟踪落实重大产业项目的前期工作及实施进度,协调解决项目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调度,形成“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推进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听取计划实施工作汇报,
研究解决行动计划推进工作的重大问题,逐一
分析原因,明确解决方案,有效推进工作。
(四)强化督查考核。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对各地、各部门落实行动计划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表扬,对完成情况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将花卉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列入政府综合考评内容,每年开展年度总结和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