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女性薪酬为男性78.3% 职位,行业,工作年限为主要因素

3月6日,BOSS直聘发布了《2019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女性平均薪酬为6497元,薪酬均值为男性的78.3%,男性薪酬优势同比2017年上升8.7个百分点,高收入区间男女薪资分化程度的提高,带动男女整体薪酬差异上升。

职位、行业、工作年限成为影响性别薪酬差异的前三个因素,而教育对减少性别差异起到正向作用。

高低薪职位性别比例失衡 科技行业相对公平

报告称,职位选择是导致男女薪酬分化的最大因素。从男女双方的求职特点来看,男性更偏向技术、销售等工作强度大、薪酬回报高的岗位;而女性更青睐行政、运营、市场等工作强度一般、薪资中等的均衡型岗位。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女性向高级技术、产品、管理等岗位涌入,但大部分高薪岗位中,男女比例关系依然呈现明显失衡状态。

在2018全年前15个高薪岗位的女性占比中,除了排在第14位和第15位的战略咨询及证券分析师外,其余岗位女性占比普遍在30%以下。目前技术领域热度最高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架构师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关岗位,女性占比不足20%,甚至是个位数。女性在高薪技术类职位中的低参与率使得薪酬差异日益明显。而近年来,各领域商业模式红利减弱,行业巨头转向技术驱动,高级技术岗位薪资持续飙升,进一步强化了相关领域内高收入男性的薪酬优势。

性别薪酬差异随工作年限拉大 教育成主要扭转因素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指出,初入职场的新人性别薪酬差异最小,有3年以下工作经验的男女薪酬差异约为10%。而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薪酬差异逐渐拉大。到5年以上时,女性由于面临婚育、家庭等多重因素,职场晋升难度陡然增加,工作年限的薪酬回报率明显低于男性,且这种分化会随着年龄增长进一步加快。

工作年限对男女晋升情况的影响上,报告称,无论男女,多数初入职场的受访者在入职三年内较难获得晋升的机会,但随着工作年限增加,男性和女性晋升几率的差异逐步呈现,具有3~5年、5~10年和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男性比女性的晋升几率分别高1.5%、12.1%和8.3%。

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男性往往对女性领导存在评估偏差,接受女性领导会为男性员工带来的负效用,实际上构成了女性获得晋升的额外成本。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