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BOSS直聘发布了《2019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女性平均薪酬为6497元,薪酬均值为男性的78.3%,男性薪酬优势同比2017年上升8.7个百分点,高收入区间男女薪资分化程度的提高,带动男女整体薪酬差异上升。
职位、行业、工作年限成为影响性别薪酬差异的前三个因素,而教育对减少性别差异起到正向作用。
高低薪职位性别比例失衡 科技行业相对公平
报告称,职位选择是导致男女薪酬分化的最大因素。从男女双方的求职特点来看,男性更偏向技术、销售等工作强度大、薪酬回报高的岗位;而女性更青睐行政、运营、市场等工作强度一般、薪资中等的均衡型岗位。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女性向高级技术、产品、管理等岗位涌入,但大部分高薪岗位中,男女比例关系依然呈现明显失衡状态。
在2018全年前15个高薪岗位的女性占比中,除了排在第14位和第15位的战略咨询及证券分析师外,其余岗位女性占比普遍在30%以下。目前技术领域热度最高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架构师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关岗位,女性占比不足20%,甚至是个位数。女性在高薪技术类职位中的低参与率使得薪酬差异日益明显。而近年来,各领域商业模式红利减弱,行业巨头转向技术驱动,高级技术岗位薪资持续飙升,进一步强化了相关领域内高收入男性的薪酬优势。
性别薪酬差异随工作年限拉大 教育成主要扭转因素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指出,初入职场的新人性别薪酬差异最小,有3年以下工作经验的男女薪酬差异约为10%。而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薪酬差异逐渐拉大。到5年以上时,女性由于面临婚育、家庭等多重因素,职场晋升难度陡然增加,工作年限的薪酬回报率明显低于男性,且这种分化会随着年龄增长进一步加快。
工作年限对男女晋升情况的影响上,报告称,无论男女,多数初入职场的受访者在入职三年内较难获得晋升的机会,但随着工作年限增加,男性和女性晋升几率的差异逐步呈现,具有3~5年、5~10年和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男性比女性的晋升几率分别高1.5%、12.1%和8.3%。
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男性往往对女性领导存在评估偏差,接受女性领导会为男性员工带来的负效用,实际上构成了女性获得晋升的额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