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A股市场一改去年颓势,开启了强势上涨之路,受益于此,公募基金净值持续飙涨,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截至3月27日收盘,部分权益类基金的涨幅已超过40%,据媒体报道,开年不足3个月的时间里,已有三成偏股基金收复去年全年失地。
然而,兴银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混合型产品兴银大健康(001730),却似乎与A股市场的火爆行情绝缘,截至3月27日收盘,该基金今年内的涨幅仅有1.52%,而同期同类基金的平均涨幅为15.35%,同期沪深300涨幅更是高达24.34%,该基金在年初以来的同类排名中十分靠后,而累积净值跌幅更达26.3%。
据悉,自2015年8月27日成立至今,兴银大健康历经6任基金经理,尤其是2018年以来,短短近1年时间内该基金已4度变更基金经理。在兴银大健康的6任基金经理中,除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任的张晓南和方军平任职回报为5.21%,其余5任基金经理无论管理时间长短,其任职回报均为负。
业绩连续多年惨淡 低仓位踏空年初反弹行情
兴银大健康成立于2015年8月,与A股市场蒸蒸日上的火爆行情背道而驰,该基金今年内的表现令人不解,截至3月27日收盘,该基金今年内的涨幅仅有1.52%,而同期同类基金的平均涨幅为15.35%,同期沪深300涨幅更是高达24.34%,该基金在同类产品排名中十分靠后。
事实上,兴银大健康不仅今年内收益不佳,自成立以来该基金已连续3年跑输大盘涨幅,其近3年、近2年、近1年及近半年的阶段业绩均为亏损,分别下跌20.92%、18.29%、23.39%、8.56%,而同类基金在上述各阶段均为正收益,沪深300虽然近1年也在亏损,但仅下跌4.34%,其余各阶段也是正收益。
总体来看,兴银大健康常年亏损的惨淡命运或许可以归咎于时运不济。该基金成立时正值2015年牛市过后的回调初期,虽然凭借建仓期优势净值没有大幅下挫,但涨幅也十分有限。进入2016年后又遭遇股市下跌,该基金净值于2016年初迅速下滑至0.9元附近,此后其净值便长期在1元以下震荡。
即便是2017年蓝筹行情爆发之时,兴银大健康在前三季度也没能把握好机会,直到2017年四季度其净值才逐渐回升至1元。但好景不长,2018年初随着股市下行,该基金净值再次震荡下跌,且2018年全年该基金大跌26.52%,目前其净值仍处于低位震荡状态,截至3月27日收盘,该基金的累计单位净值为0.7370元,与1元发行价相比,跌幅为26.3%。
兴银大健康本就因成立于股市回调期而募集资金不多,在2015年底该基金的规模仅有3.90亿元,此后又由于业绩表现不佳,导致持有人对其信心锐减,自2016年起,该基金各季度的份额变动均处于净赎回状态。截至2018年底,兴银大健康的基金规模已缩水至0.96亿元。
在2018年股市普跌的情况下,兴银大健康试图通过降低股票仓位从而减少损失,2018年一致四季度该基金的股票仓位分别为83.32%、50.95%、46.80%、10.33%,与此同时,该基金的现金仓位却于四季度提升至52.62%。虽然降低了股票仓位,但兴银大健康2018年全年依旧大跌26.52%,并且今年来该基金大概率没来得及补回股票仓位,因此踏空了年初的反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