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8月底,工程机械企业纷纷交出令市场惊喜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中联重科营业收入127.90亿元,同比增长42.05%,净利润11.32亿元,同比增长235.27%;徐工机械营业收入144.41亿元,同比增长77.44%, 净利润5.50亿元,同比增长333.27%;三一重工营业收入192.08亿元,同比增长71.19%,净利润11.60亿元,同比增长740.95%。
更好的信号来自持续转正的现金流,表明各企业的经营质量逐渐提升。中报数据显示,徐工机械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7 亿元,同比增长210.19%;中联重科现金净流入同比增长330.87%。
政策支持无疑是工程机械行业回暖的助推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出,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其中,2018年就达1.3万亿元。
工程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预测,到2020年我国工程机械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6500亿元,这比2015年全行业4570亿元的销售额超过近2000亿元。广发证券机械团队预计,2017—2021年混凝土机械市场的增速水平或为30%。
据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预测显示,行业将保持在7.35%的平稳增速。而在刚刚落幕的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上,行业企业一致认为,国内行业将在未来5年保持在10%以内稳定增长。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认为,行业低谷已经过去,“中联重科2018年开始将进入新的可持续增长阶段。”
长达5年的低谷期,也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剧烈洗牌期。活下来的企业占据着更高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的格局日趋鲜明。
分产品来看,在混凝土机械领域,虽然不断有企业杀入混凝土机械领域,但时至今日,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依然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汽车起重机也可谓是“三分天下”的局面,2016年主要汽车起重机生产企业销量分化较为严重,排在前三位的徐工、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三家总销量占整个汽车起重机市场的80%。
然而,面对工程机械企业业绩的迅猛增长,资本市场并未青睐有加,工程机械上市企业仍然普遍面临被低估的窘境。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9月27日收盘价分别为3.69元/股、7.54元/股、4.48元/股;市盈率分别为40.92倍、47.02倍、33.03倍。数据显示,中联重科每股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公司A股市值284亿元左右,而其在手的现金已然接近180亿元。据统计,A股市场中,每股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公司仅有约20家。中联重科董秘申柯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公司估值明显偏低。 ”为此,中联重科过去几年曾出现多次高管增持、回购股票。
企业也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历史包袱和资产质量提升的问题,中联重科副总裁杜毅刚表示,企业各项减值准备上半年合计计提87.51亿元;公司应收账款、存货总量有了明显的下降,存货占总资产比重同比下降4.62%,“剩下的都是干货”。
以行业两家主要的工程机械企业为例,广发证券研报分析认为,三一重工的表外或有负债水平从2012年以后持续下滑,中联重科从2014年以后也逐步下滑,到2016年底,存量的或有担保回购义务款仅相当于高点时候的20%~30%,风险敞口得以大幅度缩窄,逾期的应收账款也清理得比较彻底。据其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分析测算,2011—2012年高峰期积压的存量设备,将会在2017—2018年逐步消化完成。这意味着,工程机械行业得以轻装上阵,在2018年重新迈入增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