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6%以上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据统计,每天我们吃的食品70%是鲜活农产品,食品加工90%以农产品为原料。从田间地头、猪圈鱼塘到农产品收购、储运环节,农业部门正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回应群众关切,努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7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国在113个被评估国家中综合排名第45位,其中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一项排名第38位,处于中上等水平。作为发展中国家,能达到这样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实属不易。”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告诉记者。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5年来,农业部门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回应群众关切,努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监管强调零容忍——5年查处17万余起问题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其是否合格也有着客观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科学检测技术学科专家庞国芳说,业内评价一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要看3条:一看上市农产品是不是符合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各国通行的做法。二看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三看监管水平,即能否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
 
  对照上述3条,不难发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稳中向好。从标准来看,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5450项,兽药残留限量标准2087项,基本覆盖我国常用农兽药品种和主要食用农产品,制定发布农业行业标准5704项,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从趋势来看,与本世纪初相比,蔬菜、畜产品、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已从约60%提高到96%以上。
 
  “以农药监管为例,2017年6月份实施的新版《农药管理条例》,将工信部、质检总局承担的农药生产企业定点核准、生产批准证书、生产许可的职能划归农业部门,由一个部门负责生产、登记、经营、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从多头管理到统一负责,监管部门的权责更明确,监管手段更强。
 
  很多人注意到,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出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的字样。这是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不断壮大的表现。截至目前,在监管体系方面,全国所有省(区、市)、88%的地市、75%的县(区、市)、97%的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落实监管人员11.7万人;在质检体系方面,国家投资130亿元,建设了各级质检机构2770个,检测人员达3.5万人,基本实现了部、省、地、县全覆盖,检测能力迅速提升。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要零容忍。”广德福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把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药、收购贩卖病死猪、私设生猪屠宰场等行为纳入了刑罚范围。农业部集中力量实施了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菌药等专项治理行动。5年来,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共查处各类问题17万余起,查处案件6.8万件,有效形成执法监管的震慑力。三聚氰胺连续8年监测全部合格;“瘦肉精”监测合格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基本打掉了地下“黑窝点”和生产经营链条;高毒农药和禁用兽药得到较好控制,区域性、行业性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投入品力求低风险——农药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
 
  农药、兽药分别是种植业、畜牧业的重要投入品,也是群众关心的重点领域。“高毒农药正在加快退出,力争5年内全部禁用。”曾衍德日前说,我国正在使用的12种高毒农药,依据风险大小和替代产品生产使用情况,将加快淘汰进程,以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他表示,既要防控高毒农药风险,又要选择适用的农药,这是一对矛盾。解决之道,一是在现有农药中筛选一批可替代高毒农药的产品,二是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低毒高效农药研发。
 
  事实上,2002年以来,农业部在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已禁用了22种高毒农药,高毒农药占登记产品比例从2007年的35%降到了2017年的2%以下。同时,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专柜销售、实名购买、购销台账,并禁止通过互联网经营销售高毒农药,严格限制高毒农药使用,不得用于果菜茶生产。
 
  加快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是严把农药投入关的另一方面。2011年开始,农业部门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试点,组织专家制定低毒低残留主要农药名录,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使用,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各地也集成了一批配套的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目前,全国农药使用量已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2017年农药利用率达到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农药使用量3万吨(实物量)。
 
  现代养猪能不用兽药吗?兽药使用情况如何?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才学鹏说,人生病了需要吃药,或者打预防针预防疾病。同理,动物也要打疫苗防病,生病了需要用药物治疗。生猪养殖一旦由外界致病微生物引起发病,必要的治疗用药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美国、欧盟等养殖技术发达经济体也是如此。我国是世界上生猪存栏量最大的国家,今后使用兽药仍然是生猪疫病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国从未批准过激素类药物用于动物促生长,已批准的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种畜繁殖和产科疾病,这与欧盟的规定是一致的。截至目前,农业部只批准了土霉素等10多种抗生素可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并严格规定了使用的动物品种、用法用量、停药期等,规定内容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才学鹏表示,依据《动物防疫法》和《兽药管理条例》,动物养殖过程中用药须遵守相关规定。要严格按照兽药规定使用兽药,严格执行停药期规定。养殖场户要建立规范的用药记录。
 
  农产品瞄准高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7.8%
 
  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6%以上,2017年达到97.8%,比2016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各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12.1万个,跟踪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一大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摆上了超市货架和百姓餐桌,更好地适应了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奶制品可谓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农产品之一。正如一头奶牛的成长史,我国奶业曾经弱小,但一直坚持前行。在经受了2008年的阵痛之后,奶牛养殖场户以优质安全为核心目标,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奶业,取得了突出成效。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生鲜乳乳蛋白率抽检平均值3.2%,乳脂肪抽检平均值3.8%,分别高出生乳国家标准0.4个和0.7个百分点,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100%,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质量水平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奶牛场、奶站、运输车是奶业质量安全的三个重点环节。”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说,目前全国有8100多个奶牛场、5400多个生鲜乳收购站和5200多辆运输车,全部纳入监管,持证经营。农业部门在全国运行奶站和运输车监管监测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奶站和运输车的运行和变化情况,对全国所有奶站和运输车实现精准化、全时段管理。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奶业已完全具备生产优质安全产品的能力,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贝类是我国重要水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同时,贝类自身风险隐患也大,极易引起急性中毒。贝类产品质量安全值得高度重视,已成为我国水产品中唯一单独制定管理办法的品种。农业部每年安排700多万元用于贝类产品监测,加强对贝类重金属的监测预警,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采取暂时性关闭采捕区域等紧急管理措施。2017年各地对贝类养殖区实行了划型,其中一类养殖区63.1万公顷,占95.9%。这显示,我国海水贝类养殖环境总体较好,贝类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业内表示,尽管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还显粗放、市场秩序尚不规范、道德诚信亟待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即使是0.1%的比例,其绝对数依然不小。我国既是发展中的农产品大国,又是小而散的生产格局。以畜牧业为例,从消费看,全国每天要消费2.2亿公斤肉、7700万公斤鸡蛋和1亿公斤牛奶;从生产看,养殖户群体庞大,散养仍占相当比例。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吃好”的要求日益升高。当前,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从数量导向转为质量导向的节点,生产者过去片面强调数量的观念亟待改变。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