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自动驾驶安全性最受关注
最近,国内多个城市开始发放自动驾驶的开放道路测试牌照,意味着自动驾驶的汽车可以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不过,驾驶安全性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国优步公司进行自动驾驶技术测试发生致命撞击事故后,更是引发了全球范围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议论:如何让自动驾驶更加安全?真正上路前还要做哪些准备
智能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驾车上班、购物、送孩子上学,在欧洲,一些志愿者家庭参加了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的测试。对行驶状况的监测,将给汽车工程师提供高价值的真实道路测试数据,帮助完善自动驾驶技术。
在国内,上海、北京近期开始发放国内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许可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技术,参与测试的企业将通过道路测试来不断验证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
专家介绍,从自动化程度角度看,自动驾驶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驾驶辅助、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第四级别是汽车驾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级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人驾驶。现实中,部分自动驾驶技术和辅助驾驶技术已经应用,利用一系列的传感器和摄像头,来实现前后车距测量、自动泊车等功能。
关于自动驾驶的应用,产业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转型路径。第一种是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渐进演化”路线,即在传统的汽车上逐渐新增一些自动驾驶的功能,最终过渡到完全自动驾驶的阶段。另外一种是“一步到位”路线,即从一开始就研发彻彻底底的自动驾驶汽车,例如谷歌、百度等打造的无人驾驶汽车,它们更像是“四个轮子的电脑”。目前也出现了多家主流车企和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把人工智能和硬件设施充分结合,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我国已拥有相关汽车核心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宽带网络、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已具备发展智能汽车的基础和条件。今年1月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中国到2035年发展成为智能汽车大国的战略
规划。
自动驾驶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的下一阶段,将是部分技术领先企业的商业化上市。目前来看,这一阶段有望2019至2021年之间实现。目前不少企业已宣布相应的上市时间表,如沃尔沃汽车提出,到2021年将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级别的高度自动驾驶车型量产,提供给包括中国消费者在内的全球用户。
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最受关注
谈论自动驾驶,安全性最受关注。安全是研发自动驾驶的初衷,它同样是摆在研发者面前的最大难题。
自动驾驶汽车最大的价值是让交通出行更安全,比如自动驾驶的智能感知车距功能可以提高道路使用效率,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有利于道路通畅。从看到紧急情况到刹车发挥作用,自动驾驶比人的反应更快。同时,也不会出现疲劳驾驶、酒驾醉驾和开车时发短信、打电话等问题。
高级自动驾驶汽车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无论是公共道路测试,还是商业化上市,自动驾驶汽车必须首先确保安全,毕竟我们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初衷是相信自动驾驶汽车更安全,能有效地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路测是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路测,开发者可以了解到其他道路使用者怎样与自动驾驶汽车互动。对道路测试来说,开发者首先需要掌握大量车辆碰撞数据,有较大把握了解潜在的碰撞风险,并对这些潜在碰撞进行多重模拟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始进行路测。专家表示,我国人口稠密、交通环境较为复杂,尤其需要在封闭场地先行测试,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开放道路测试。
针对开放道路测试风险,上海规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期间必须同车配备经验丰富且无严重违法的测试驾驶员随时处置突发状况,测试驾驶员应具有50个小时以上自动驾驶操作经验,其中40个小时以上为申请测试项目。北京许可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不需要驾驶人直接干预,但在相关要求中,申请自动驾驶车辆临时上路行驶,测试车辆须具备自动、人工两种驾驶模式,可在两种模式间随时切换,以保证驾驶员可以随时接管车辆。
自动驾驶研发专家表示,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交通状况,自动驾驶技术必须要一步一步地测试,去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中的道路场景和行人习惯。比如在城市道路测试时,在有行人穿行的马路,就要求从每小时20公里的低速开始进行路测。从测试数据看,交通拥堵时的并线问题是目前自动驾驶最大的难题。
专家介绍,自动驾驶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高精度地图,涉及光学、声学、雷达等多种传感器,需要开发者和测绘企业、地图企业一起合作。自动驾驶也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服务。比如智慧城市系统中,交通管理部门、汽车和驾驶员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实现智能导航,避免出现交通拥堵;三维高精度地图数据也会放在云端。
要实现汽车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需要新技术以及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的配合,也需要深入
研究法律、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协同融通、集成创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