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电商抢夺农村市场 借大数据挖掘客群
6月15日,2018年上半年中国农村电商上行形势
分析会指出,在政策与
行业的双驱动下,今年农村电商将呈现融合化、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趋势。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开展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称,将通过鼓励各地优先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资金支持方式,以中央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
龙头电商抢夺农村市场
电商企业不断向生产端延伸,争夺农村市场。农村电商在政策推动下在物流、供应链等方面获得一定发展,同时在“互联网+农业”浪潮下,2018年农产品电商不仅延续了小程序社交电商的发展,同时还利用抖音、直播等新的传播渠道,使农产品电商的用户加速社群化,销售渠道更加立体化。
同时,在龙头电商进行新零售布局、智能化物流推进过程中,农村电商也成为受益者,
行业的技术化水平显著提升。一直通过投资延伸产业链和零售布局的阿里,不只高调入股高鑫零售、易果生鲜,还在农村市场低调以45亿元投资了五星控股集团旗下的汇通达,双方会在供应链、渠道、仓储、物流、技术系统等维度展开深度合作,为农村市场提供包括品牌专供、下单平台、新零售系统、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服务。
此举将有利于农产品上行,更将让城市消费品下行获得更顺畅的渠道和物流,从而为农产品上行节省成本。京东则通过翻牌夫妻店、布局B2B业务的新通路业务,同时,无人配送机不仅为交通不便的山区送货,还可以反向将农产品带出大山。
借大数据挖掘客群
电商大数据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了精准人群。数据显示,2015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3530亿元,2016年达到4823亿,同比增长36.6%,2017年全年已突破6000亿元。有数据统计,2017年农产品上行规模达到1.24万亿元,2018年预计超过1.62万亿元。
电商平台通过消费大数据,可以通过提前预售、推送等方式,根据消费习惯进行精准营销,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此前传统超市实行的农超对接模式让订单农业成为现实,也让很多优质农产品走进城市大卖场。但由于规模化问题掣肘,很多农产品无缘大连锁门店。而目前灵活的电商企业和社交等多元化销售渠道,让农产品的上行更加扁平化。
大数据、高科技不仅让销售更扁平化和精准,也让物流配送更智慧化。智能化物流设施让物流成本不断走低,信息化运用也让用户体验不断提升。在农村市场,信息化的发展空间仍很大,如何将分散的农村物流进行整合,通过大数据将物流资源进行有效匹配与利用是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的关键。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对物流供应链要求较高,这也是很多企业无法快速打通农村市场的掣肘。
但是农村地区欠缺发达的交通和有限的电商物流网点,造成只有少数电商交易较集中区域的快递物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而多数物流企业因网店分散、返程空载严重导致成本高等原因,不愿花费精力在农村构建物流体系。与此同时,农村电商发展滞后,还难以产生大量的订单来冲抵物流成本,不愿到农村布点,即使布点到农村,也大多只停留在县镇级,从而形成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农村市场的末端配送和揽件仍以圆通、韵达等民营快递为主,中国邮政虽然在农村市场的网络布局最早,优势资源也最明显,但由于市场化不足,邮政系在农产品上
行业务中的占比并没有先发优势和服务优势。倒是借助线上销售平台和大数据
分析以及智能化设备,包括菜鸟、京东以及通达系在农村市场的拓展较快。
倒逼农产品标准化
根据2018年国家频繁出台政策支持农村电商发展以及电商龙头企业在农村市场的布局,2018年农村电商上行的网上网下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全品类、全渠道、网上与网下、产前产中产后、售前售中售后等多渠道、多维度相互融合发展,是农村电商上行的发展趋势。
电商为农村市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但也会倒逼农产品的标准化提速。制约传统零售的标准化问题,借助电商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可以从产品种植、摘选甚至品牌打造、物流配送等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扩大利润。
逐年增长的农村电商市场是政府互联网+农业政策的推动与扶持,也是电商企业争相抢占农村市场。电商对农村市场的拓展已经不仅是消费品下行,更多的是通过寻找优质农产品、通过品牌推广和营销进行在线、社交等方式的销售以及预售。通过在线交易形成的大数据,种植更具计划性和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