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我国智能高铁正成为“铁路先行”的排头兵

  近年来,中国高铁迅猛发展,现已建成“四纵四横”的庞大高铁网络,而“八纵八横”的雄伟蓝图也呼之欲出。统计数据表明,截至目前,中国已开通2.5万公里高铁线路,占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
 
  高铁出行将更便捷。2018年8月8日,“复兴号”将在京津城际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行,到2020年,在京雄城际铁路建成通车的具体时间表的推动下,“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已不再是单纯喊口号,智能高铁正在成为“铁路先行”的排头兵,在自主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进。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近10年来,京津城际铁路累计安全运送旅客2.5亿人次,接待了65个国家300余名政要的乘车观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近10年来,中国高铁迅猛发展,现已建成“四纵四横”的庞大高铁网络,而“八纵八横”的雄伟蓝图也呼之欲出。统计数据表明,截至目前,中国已开通2.5万公里高铁线路,占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
 
  中国智能高铁迈出了自主发展的新步伐。例如,2016年开工的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保障工程,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174公里。崇礼铁路由京张高铁下花园北站引出至太子城站,正线全长53公里,能初步实现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
 
  未来将在高铁上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综合高效利用资源,实现高铁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施及内外部环境间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实现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的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
 
  推进智能高铁将着重从4个角度着力,打造“四梁八柱”,实现“纲举目张”,全面、稳步推进智能高铁建设。
 
  在智能建造方面,铁路部门将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CIM(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技术的融合运用,在桥梁建造上,采用智能梁场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核心装备(张拉、压浆、静载试验等)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制、运、架全过程质量管控和追溯管理;在隧道工程上努力实现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化,隧道围岩量测及三维激光断面扫描信息化,隧道开挖与衬砌施工辅助决策信息化的“三化”目标,采用隧道管片智能预制、装配式隧道基底,实现盾构机作业状态监控和协同管理。同时,不断提升高铁设计水平和建造质量,确保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以上,2025年达到3.8万公里左右,2035年率先建成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
 
  在智能装备方面,铁路部门将研发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的智能型动车组,采用基于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头型创新设计,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完善大坡道起动性能和动力电池系统,全面掌握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改善高速列车振动、噪音等指标。
 
  在智能运营方面,铁路部门将建成中国大数据中心,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动态分析掌握客流变化情况,实施更加精准的运力资源配置,完善高铁“一日一图”运输组织模式,使高铁调度指挥、运营组织更加灵活高效。
 
  在智能服务方面,铁路部门将促进高铁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推出旅客行程规划、综合交通信息共享等服务,满足时速350公里、大容量、高可靠、不间断的移动通信,实现单一话音通信业务向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转变,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同时,拓展完善网络购票、订餐、购物、宾馆预定和“高铁+共享汽车”等一条龙服务,让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温馨。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