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规模储能电站并网投运
7月18日,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电站在镇江北山成功并网投运。该储能电站采用“两充两放”模式参与到电网运行中,能够解决17万居民高峰用电需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
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储能电站方式能有效调峰填谷,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电池成本是制约该储能方式的瓶颈,但随着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淘汰潮的到来,被替换的电池将破解储能电站电池成本较高的难题。
据了解,镇江储能电站选取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元件,利用8处退役变电站场地建设完成,电站总功率10.1万千瓦,总容量20.2万千瓦时,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电站项目。该电站采用“两充两放”的模式,即每天充电两次,同时分别在一天的两个用电高峰中,将电能全部释放。
林伯强认为,该项目的投运具有示范意义,有利于改变我国原有以抽水蓄能电站为主的储能方式,大大降低储能成本。以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项目总投资56亿元,共安装4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但该电站2018年前4个月亏损就已达1.68亿元。
尽管如此,抽水蓄能电站依然是我储能电站的主流方式。相比于抽水储能方式,电池储能效率更高,放电时间更长,已经成为储能领域的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在建和
规划建设的储能项目共有23个,其中电池储能的项目达10个。
虽然相比抽水蓄能电站成本较低,但由于目前电池成本依然高企,电池储能电站的成本依然是拦路虎。“解决成本问题,可以将新能源车替换的电池应用于储能电站。”林伯强给出了解决路径,电站对电池的要求远远低于新能源车对电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