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强区域间合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多重现实意义。在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臧学英看来,第一,有助于破解首都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化提升首都的核心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新路子。第二,指导破解我国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弊病,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新经验新模式。第三,对于完善我国城市群发展新形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第四,通过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等,增强对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的辐射带动功能,为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在谈到如何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体制机制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陈耀认为,首先要明确北京作为首都的核心引领和带动作用;其次,要减少行政配置资源,鼓励跨行政区的购并;最后,推动建立包括税收分成、生态补偿、生态共建以及强弱对口帮扶在内的利益共享机制。
新时代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要求。陈耀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来打破行政壁垒,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和新动力。此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制度是最根本的因素。建立有效激发各地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快车道的保障。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新时期我国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重要实践。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
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认为,要实现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目标,需要采取六方面的措施。一是高标准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提升京、津双引擎对河北的带动作用;三是扩大河北的城市
规划,优化城市体系;四是打造沿海经济带,优化空间结构;五是强化城市的功能分工;六是加强综合交通体系与市场一体化建设。
以新理念引领协同发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
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小成认为,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较低,协调机制缺失,资源能力相对匮乏以及绿色空间不足等诸多问题。
陆小成建议,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应当在新理念引领下,走低碳发展路径。具体可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京津冀低碳创新体系。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加强针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二是加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污染联防联控。三是构建绿色发展机制,形成京津冀无烟空间结构。四是加快区域开放融合发展,打造京津冀低碳合作平台。京津冀三地科学家在绿色技术、绿色投资、绿色产品,包括碳交易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加大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把国际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促进绿色发展。此外,也要加大京津冀地区内部各部门、各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开放、融合与合作治理。五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提升京津冀低碳发展获得感。一方面,要倡导适度,反对奢侈浪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活动;另一方面,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京津冀生态补偿工作,不断扩大补偿规模,实现共建共享,消除环京津冀贫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