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世界没有匮乏。随着普惠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连接市场与市场、市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而且这样的连接,越来越便利,成本越来越低。梅特卡夫认为,“连接”革命后,网络价值会飙升,网络中的个体有望实现更大的价值。
贫困人口对信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使用能力处于劣势,进而无法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
近年来,西安采取多种措施,弥合数字鸿沟,将贫困人口纳入到数字经济的网络中来。西安不断探索电商精准扶贫新途径,开创了“电商+贫困村”“电商+企业+贫困户”“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等新模式,并通过实施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网货品牌建设、物流体系建设、大型电商平台引进、电商企业培育、电商人才培训等6大举措,将电商扶贫逐步过渡到产业扶贫,形成数字经济时代帮困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
电商互联
在发展县域电商过程中,西安市以数据互联,培育农村经济增长、发展新动能,近两年西安市政府先后与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以及颐高、赶街网等新兴电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电商企业线上线下优势资源,引领西安涉农区县推进“互联网+”农村电商发展。
西安鄠邑区、临潼区、蓝田县等6个区县已与阿里云农业签署扶贫合作协议,依托阿里云农业种养殖领域的数据智能技术优势,把传统农业养殖、种植资料数据化,实现了对地标性农产品生长周期的全过程监控,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同时,将县域农副产品生产与全市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对接,实现了县域电商生态的理念、技术、金融及新零售等资源的有效嫁接,在数据智能+扶贫的创新模式和促进物联网、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西安与京东便利、阿里村淘等共同开发线下实体网络终端,打通农副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渠道。鄠邑区从对农村留守人员开展互联网基础培训入手,帮助农民学会建立微信朋友圈、发红包、照相、上传图片,同时以物流入村为重点,建立100多家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搭建起了“电商+物流+贫困户”平台;临潼区依托辖区龙头企业打造区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惠民网”,开展区域产业、产品及贫困户等综合数据的采集上传,同时把服务网点向乡村及贫困山区延伸,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有效提高了流通效率。蓝田县建立起了乡镇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站,实现了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买卖的生活需求,带动了贫困户增收。
在打造县域电商创新模式中,西安着重进行“互联网+”流通改造,有效推动一体化的城乡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临潼区惠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贫困山区建设村级服务站36个,实现了贫困山区电商服务站村村全覆盖。
蓝田县在2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成运营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与66户贫困户签订了销售合同,新建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调度中心、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中心、农产品“一件代发”中心等3个中心,县中心、镇街分中心、村级配送点的三级网络已基本形成,有效解决了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
周至县建成了17个镇级服务中心,150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绘制了镇村网点
规划分布图,并对150个公共服务中心网点负责人分批进行了培训,统一挂牌、统一规范、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发设备,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示范网络基本形成。
培训赋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安市对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常抓不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把手教应用。截至今年9月,西安市已开展农村电商培训近6万人次,培育农村电商企业1000余家,带动农村人口就业万余人。
在西安市首届农民节期间,临潼区举办全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农村电商论坛,邀请知名电商专家、电商企业代表共同为西安农村电商发展建言献策。针对目前农村微商应用度高,但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西安市商务局多次组织西安市电子商务协会、龙头电商企业,各涉农区县开展100人规模的微商应用公益性培训。
在西安,企业与第三方机构也积极展开电商培训。西安市汉唐兴业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以发掘培养、孵化扶持、管理服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与鄠邑区政府、区经贸局合作为农户进行电商培训,并参与创建电子商务示范镇、村工作。截至2017年12月31日,汉唐兴业累计入村培训52村,其中贫困村18村,集中培训28场次,累计培训2835人次。
西安秦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西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以来,为周至县五镇10村500贫困户每户免费发放中蜂5箱,通过专业指导技术培训,让群众熟练掌握养殖技术,同时对贫困村民进行电商应用培训。秦周公司摸索出一条“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生态基地+贫困户+家庭农场+电子商务”的“农商互联”经营模式,2017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西安盛果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积极实施“互联网+猕猴桃+公司+合作社+扶贫”战略,对在该公司运营网站“中国猕猴桃网”销售的贫困户,给予免费入驻,免费培训和免费服务,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帮扶销售,解决贫困户的销售难题,累计带动2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
品牌提升
农业品牌化是拉动农产品价值的一大驱动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之路,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调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
西安周至的猕猴桃、临潼石榴、鄠邑葡萄、浐灞樱桃、阎良甜瓜等特色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优产品畅销奖”等荣誉认证。
201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中,周至猕猴桃在100个国家级贫困县农产品销售榜中位列第6位,“双十一”当日周至猕猴桃网络销售额达到251万元,排名第14位。
“周至猕猴桃”品牌在全国打响,电商功不可没。这与近年来,西安市坚持打造区域特色产品、培育农产品电商品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贫困县蓝田县农业从业人口基数大,农产品种植面积广、种类多、品质好,却一直难以走出蓝田。近年来,在蓝田县政府的推动下,全县103个专业种养合作社与贫困户和电商企业联合起来。合作社对贫困户农副产品进行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分类、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给电商企业。在这种模式下,蓝田县厚镇寇岭村选峰核桃专业合作社一年销售核桃就超过千万元。
主导产业“地标性农产品+品牌”电商,线上线下资源互换,双向引流是西安农产品品牌电商成功的秘诀之一。西安各区县积极采取“电商+产业+农户”或“电商+产品+合作社”等模式,以特色产品吸引多元网络平台和电商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特色产品电商销售体系。“中国猕猴桃网”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周至县搭建了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和商品交易平台,指导线下电商公司以及微商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临潼区借助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采取“旅游+产品+电商”方式,同时宣传推介兵马俑和临潼石榴,有效提升了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打造农产品电商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农户、合作社共同努力,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互动的品牌体系。西安提交给APEC的报告显示,西安充分发挥本地龙头电商企业作用,组织电商企业深入发掘当地特色农副产品上网销售,不断强化企业品牌意识,有效整合农产品,统一包装设计、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二维码溯源,才培育出了周至蜂蜜产品“秦周”品牌、鄠邑区的“画乡印象”葡萄等知名网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