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环境获全球投资者认可
日前,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922家,同比增长95.1%;实际使用外资6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折合979.6亿美元,同比增长6.4%)。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这表明,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新设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投资局势错综复杂、诸多政策不确定、投资保护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中国吸引外资仍保持增长,证明了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认可和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多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
数据显示,1~9月,在主要投资来源地中,韩国、日本、英国、法国实际投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1.5%、29.5%、169.8%和18.3%,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6.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比增长14.9%,美国同比增长6.7%。"1~9月全国吸收外资呈现出了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的特点,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高峰如是说。
今年1~9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99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8%,占比达22.5%。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4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37.5%、72.8%和64.1%。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快速增长,实际使用外资436.1亿元,同比增长17.8%。自贸试验区也继续发挥着吸收外资引领作用,1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4.7%,占比12.5%。
商务部
研究院外国投资
研究所副主任郝红梅表示,中国吸引外资保持增长证明了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认可和中国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吸引外资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也有中国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备,更有党中央、国务院对扩大开放、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对外资开放国内市场。"郝红梅说,今年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大改善营商环境、吸收外商投资的力度,出台了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推出22项重大开放措施,限制类领域减至48条,大幅度开放了外商投资准入领域,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提升引资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郝红梅看来,我国今年全年吸收外资将继续保持平稳回升的趋势,预计全国吸收外资规模与去年持平。"今年外部环境并不乐观,投资扩大力度较小,加之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进出口企业产生的直接影响,也增加了两国投资的不确定性。但中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所以我国吸收外资将保持平稳回升趋势。"
对于中国吸收利用外资前景的展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
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则表示,要继续利用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特殊经济区开放先行的功能,打造对外开放和吸收外商投资的新高地;同时,要避免错综复杂的各类特殊开放区肢解对外经济政策的统一性导致开放政策和管理体制碎片化的风险,及时总结推广特殊经济区改革开放和吸收外资的经验,推进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完善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包括全球资源)的经济体制。
不仅要发掘比较优势,而且要强化竞争优势,提升吸收外商投资的国际竞争力。既要正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低于沿海地区,工业化还处于发展上升期的条件,推动沿海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集群,又要重视塑造市场优势、营商环境优势、制度优势等新的竞争优势。既要化解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使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在稳定实体经济中巩固制造业大国地位,又要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打造吸收外商投资强国。
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下,与国际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规则对标,强化改革举措配套集成,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对外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外资企业敢于采用先进技术、乐于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不惧知识产权遭受侵犯的法治环境和政策体系。发挥外商投资促进创新的功能,放大外资企业市场化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创新发展。不断扩大进口和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协调发展,完善外商投资区域导向政策,鼓励外商向中西部投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外商投资质量,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