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装备标准化和质量提升是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
田世宏介绍说,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并将于近日全文向社会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作是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田世宏指出,装备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基础性产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石。标准是装备制造业质量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是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坚持标准引领,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
田世宏介绍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要坚持标准引领,加快完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要打一场制造业“攻坚战”,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要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田世宏介绍说,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要求,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局等相关部委组织编制了本《规划》。目的是指导各部门、各地方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时,更有针对性、更有重点地开展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作。
五年《规划》周期提出两个阶段的目标
田世宏表示,《规划》以五年为周期,提出两个阶段的目标:
《规划》的目标定位主要是从标准化和质量提升的角度来部署和推进《中国制造2025》,考虑制造业跨行业、跨地域、技术性强的特征,根据标准化和质量工作专项规划的特点,我们以五年为周期,提出两个阶段的目标。到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重点装备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质量强国、制造强国转变。
《规划》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提出四方面主要内容
田世宏在介绍《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有关情况时表示,《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的创新能力,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推进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的兼容发展、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提升企业标准化和质量创新能力,充分释放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活力。
二是实施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三大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是加强标准试验验证和数据积累,提升产品标准的可靠性和寿命指标,解决高端配套标准缺失问题。加快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发挥跨界融合标准体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推进节能减排标准化,推动绿色制造标准实施及效果评估。加强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三是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提出标准化和质量提升的要求,从而推动实现标准化突破,提升质量竞争力。
四是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国际化,开展制造业领域标准比对分析、外文版翻译、标准互认,推动中国装备、技术、产品、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田世宏指出,《规划》的组织实施主要从法规建设、管理创新、经费投入、人才培养、标准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服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能力,要针对企业管理者和工人进行标准化和质量技能培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互联网+流通”行动主要包括七项工作任务
王炳南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流通领域的应用。4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第12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促进降成本扩内需增就业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是推动流通革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降本增效,拉动消费和就业。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要突破“硬瓶颈”、“软制约”,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主要包括七项工作任务:
一是加快流通转型升级。二是推进流通创新发展。三是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鼓励拓展智能消费新领域。五是大力发展绿色流通和消费。六是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七是积极促进电子商务进社区。
王炳南指出,为了保障七项任务顺利执行,“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中还推出五项保障措施,包括创新服务制度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增强流通领域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健全流通法规标准体系、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环境等。
王炳南强调,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指导各地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实。
《中国制造2025》是引领制造强国梦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
田世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引领制造强国梦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
田世宏介绍说,本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审议《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时候特别强调,《中国制造2025》是引领制造业强国建设的一个行动指南,是实现我们制造强国梦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主要是对整个制造业产业的发展进行总体部署和提出目标任务。《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实际上就是紧贴《中国制造2025》相关要求来制定的有关装备制造业在标准化和质量工作方面怎么进行提升的专项规划。这个规划是按照《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战略目标、重大工程、重点任务要求,就标准化和质量工作提出相应的工作思路、原则、目标、措施任务等内容。
《规划》从三方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
田世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要求对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发展目标上进行对接。《中国制造2025》在发展目标上提出力争要用十年的时间,中国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的提升上,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以及以五年作为周期划分为两个阶段来设定目标,也就是从两个维度、两个阶段来做目标上的对接。
二是在重大工程上进行对接。《中国制造2025》里提出了几个重大工程的设计,我们这个规划按照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工程提出了具体对接措施。
三是在工作重点领域上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十大领域,《规划》针对十大领域都做了安排。
田世宏强调,总体来说,这两个规划一个是总体规划,一个是专项规划,专项规划跟总体规划的对接主要从目标对接、重大工程对接和重点领域对接,完成好装备制造业在标准化和质量提升方面的工作。
“互联网+流通”行动解决两个硬瓶颈将采取四方面措施
王炳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专门强调,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中要重点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硬瓶颈”问题。在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中加大力度,发展物联网,打造智慧物流体系,重点解决两个硬瓶颈,将采取四方面措施:
第一是继续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加快提速降费的进程,继续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解决快递营运车辆规范通行和末端配送等难题。
第二是支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流通全程冷链系统,重点加强全国重点农业产区的冷库建设。今年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还要深入开展农产品冷链标准化示范工作。
第三是推动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冷链设施的利用率,科学发展多层次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建设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提供公共服务。
第四是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允许没有运输车辆的法人从事运输业务,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分散的仓储、车辆等物流资源,减少空驶率,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水平,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