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解读


      2017年10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始前,在通往国务院第一会议室的走廊上,李克强总理和其他国务院领导首先参观了“工业互联网”展览。在随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介绍《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对《指导意见》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解读。
 
  《指导意见》是规范和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0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这是规范和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融合发展催生的新事物,是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是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对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意义重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系列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6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了《指导意见》编制工作。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会同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历时一年,编制完成了《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的基本考虑、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指导意见》的基本考虑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为目标,围绕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与《中国制造2025》一脉相承,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一),为推进“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实现路径,并与宽带中国战略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政策文件统筹衔接。
 
  《指导意见》确定的总体目标是,构建起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并进一步提出2025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三步走”目标。
 
  《指导意见》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推进大型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应用普及两类应用,构筑产业、生态、国际化三大支撑7项任务(简称“工业互联网发展323行动”)。
 
  《指导意见》重点突出五项工作
 
  综合考虑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共性特点和我国突出短板,《指导意见》重点突出五了项工作:
 
  一是网络基础方面。重点推进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构建标识解析和标准体系,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工业全要素互联互通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平台体系方面。重点推动建设若干个面向多行业、多领域应用的国家级平台,支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引领效应的企业级平台,形成国家、企业两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促进工业全要素连接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安全保障方面。重点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手段建设,形成国家、行业、企业协调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格局,建设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
 
  四是融合应用方面。重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部署,以应用促发展、以发展促应用。
 
  五是《指导意见》从法律法规、市场监管、财税支持、融资服务、人才支撑、组织机制等方面,配套提出了6项保障措施。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前瞻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协同推进,也希望媒体朋友们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出台《指导意见》的重要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物,正在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经济发展将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
 
  从工业经济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一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产区、跨地区的全面互联互通,实现各种生产和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提升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促进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由单点的数字化向全面的集成演进,加速创新方式、生产模式、组织形式和商业方式的深刻变革,催生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的诸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从网络设施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加速网络演进升级。工业互联网促进人与人相互连接的公众互联网、物与物相互连接的物联网向人、机、物全面互联拓展,大幅提升网络设施的支撑服务能力。二是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以与交通、物流、能源、医疗、农业等实体经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产业上下游跨领域的广泛互联互通,推动网络应用从虚拟到实体、从生活到生产的科学跨越,极大拓展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空间。
 
  推进《指导意见》实施的四项举措
 
  工业互联网包括三大体系,网络、平台和安全,其中网络是基础,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将连接对象延伸到机器设备、工业产品和工业服务,可以实现人、机器、车间、企业等主体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全要素的泛在互联,以及数据的顺畅流通。可以说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形成了工业智能化的“血液循环系统”。目前工业互联网的性能还满足不了将来工业智能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指导意见》中将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作为一个重点工程加以推进,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重点内容:
 
  一是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因为我国工业企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基础非常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实施工业企业内网改造来推动工业企业内网的IT化、扁平化、柔性化,从而打通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为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为先进制造业的深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加快工业企业外网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优化升级国家骨干网络,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泛在互联与数据顺畅流通提供保障。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连接中小企业的专线提速降费,降低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成本,支持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三是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标识解析体系赋予工业互联网的每一个机器和产品“身份证”。在这项工程中要推进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和人、机、物全面互联,进而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
 
  四是推进工业领域全面部署IPv6。我国的IPv6发展起步比较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普及率还不高,我们也希望以发展工业互联网这一契机,在工业企业的网络化改造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工业领域IPv6的发展,来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对海量地址的需求。
 
  因此,主要通过以上四项工程,打造一个支撑产业发展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
 
  从三方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工业互联网包括三大部分:网络、平台、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把握好安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的手段,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能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研究,建立覆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重点是突破标识解析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安全等相关的核心技术,推动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可信芯片等安全产品的研发。建立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技术保障能力,构建工业互联网设备、网络和平台的安全评估认证体系,依托产业联盟等第三方专业机制机构,开展安全能力的评估和认证,引领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建立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加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的管理制度,形成工业互联网数据流动管理的机制,明确数据的留存、数据泄露通报等要求,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的监督检查。
 
  三是推动安全技术手段建设,督促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落实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大安全防护和检测处置手段的建设,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试点示范,提升安全防护能力,积极发挥相关产业联盟的引导作用,整合行业资源,鼓励联盟单位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安全运维、安全咨询等服务,提升行业整体安全保障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国家专业机构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增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隐患排查、攻击发现、应急处置和攻击溯源等能力。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涵义、作用和总体目标
 
  在工业互联网三大体系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需求,构建起海量数据采集、汇集、分析的体系,是支撑制造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其核心要素包括数据采集体系、工业PaaS平台即“平台即服务”平台、应用服务体系。
 
  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促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够发挥平台的集聚效应。工业互联网平台承载着数以亿计的设备、系统、工艺参数、软件工具、企业业务需求和制造能力,是工业资源汇集共享的载体,是网络化协同优化的关键,催生了制造业众包、众创、协同制造、智能服务等一系列互联网新模式和新业态。
 
  二是能够承担工业操作系统的关键角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连接海量设备,自身承载工业经验与知识的模型,向上对接工业优化应用,是工业全要素连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驱动着先进制造体系的智能运转。
 
  三是能够释放云计算平台的巨大能量。工业互联网平台凭借先进的网上大规模计算架构和高性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对海量异构数据的集成、存储和计算,解决工业数据处理爆炸式增长与现有工业系统计算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加快以数据为驱动的网络化、智能化的进程。
 
  在总体目标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支持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平台,以及构建一批企业级平台,培育30万个以上的工业APP即工业应用程序,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工业APP培育以及百万企业上云。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