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学、研、用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的有效抓手,因此,要建立高层次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联盟、产业区域性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通过优化各种产业要素发展环境,促成一批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集群,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应用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发展,通过创新产学研联合机制和示范应用,推进成熟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指南》提出“充分利用已有创新资源,探索政产学研用联合的新机制新模式,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核心优势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创新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技术中心和创新实验室,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联盟,积极参与和组建开源社区,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
同时,还要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服务体系,着力建设开放式的电子信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
行业和社会提供计量、测试、
分析、评价等公共技术服务。着力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咨询服务平台和电子信息产品数据交换平台,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产业和社会提供基础数据和各种信息查询服务。积极发展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及各类
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指南》提出“优化整合信息科技资源,积极发挥
行业协会/联盟、标准化组织、中介组织和智库在战略与政策
研究、统计
分析、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建设和提升一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标准规范、计量测试、认证检测、市场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要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与知识产权运用。
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使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是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自主创新、专利申请和标准制定的结合。既要积极支持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申请国内外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标准的制定,以标准促进产业的发展。又要把技术标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使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标准和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信息发布、跟踪与预警
分析,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和国际事务协调机制,引导企业注重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结合,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应用水平。
《指南》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军用标准体系结构,支持发展团体标准,加快构建产业化导向、军民通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研究制定智能硬件、传感器、智慧家庭、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太阳能光伏、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加快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安全标准、测试方法以及重点产品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提升技术、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规范要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
规划、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以国际标准提案为核心,推动更多我国信息通信领域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加快转化我国产业发展急需的国际先进标准,推动国际国内标准接轨。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强信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和战略布局。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鼓励市场主体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立知识产权联合创造、协同运用、共同保护和风险分担的机制;
研究制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运营策略,健全运营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的收储、许可和转让;支持引导
行业组织、产业联盟加强知识产权
分析评议,防控知识产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