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
“透明地壳”实现“地下清楚”
创新工程提出“透明地壳”计划,旨在发展新一代观测技术,开展地壳深部探测。
美国在21世纪初率先开展“地球透镜计划”,英、法、德等国随后实施各自的深部探测计划。中国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积累,“十二五”期间完成了两期地壳深部结构探测、83条大型活动断层调查和两期地球物理场观测。
“透明地壳”计划具体分为探测中国大陆及周边壳幔结构和主要地震带、探察中国大陆活动构造、进行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等内容。
专家要在全国主要地震带和重点监视防御区进行大比例尺填图和关键构造部位深浅构造探测,给出活动断层的分布特征。
“解剖地震”提高“预测水平”
当前国际上主要通过构建区域动力学模型开展地震综合预测
研究。比如美国经过25年持续
研究,建立了加州地区强震孕育发生的概率预测和动力学模型。
创新工程的“解剖地震”计划细分有6个任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成组强震活动机理
研究”,将瞄准巴颜喀喇块体边界带——过去20年间,中国大陆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都围绕这里。
还有“断层亚失稳观测与前兆机理
研究”及“典型震例解剖与大震孕育发生机理
研究”,即对唐山、汶川、玉树等典型强震发生区域进行详细“解剖”。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再进行野外试验对比,将发展出适用于中国大陆不同构造带的大地震孕震和前兆机理模型。
“韧性城乡”加强“恢复能力”
灾害脆弱性已成为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联合国在2015年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减轻自然灾害风险、实现社会灾害韧性纳入其中。
基于已开展的城市韧性理论和技术
研究,创新工程的“韧性城乡”计划提出“显著提高城乡可恢复能力”。具体来看,既有隔震与减震技术、可更换构件结构体系等工程韧性技术
研究,也有开展灾害情景模拟、地震保险等社会韧性支持技术
研究。
“智慧服务”完善“数据平台”
中国面向全国的地震速报信息服务达到国际水平,比如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可在1分钟内覆盖上亿用户,震后2小时左右即可陆续产出主震参数、余震序列、余震精定位等产品。
但在服务产品种类、服务时效性和服务技术手段等方面,中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智慧服务”计划提出建设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构建防震减灾信息“云+端”智慧服务体系、地震信息服务产品深加工等任务。
自2002年启动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累积数据资源360TB(1TB相当于万亿字节),将来国家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将形成全国统一、分布管理、合作共享的地震数据资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