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市政养护市场诚信信息管理》的解读
一、起草背景
1. 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首次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国务院相继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依法依规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2. 浙江省诚信体系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大力推进“信用浙江”建设,先后出台了《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
规划》《浙江省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实施办法(试行)》《浙江省失信黑名单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基本建成了“五位一体”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杭州成为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新形势下,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平安浙江”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3. 杭州的发展对诚信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杭州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和推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期。为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杭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
规划的通知》《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市政基础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市政养护市场诚信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的出台,有利于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有利于改进城市基础设施治理方式,创新市政设施管养工作新模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升级、养护转型;有利于提高社会诚信意识,是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世界名城”、杭州都市经济圈和“美丽杭州”的必然要求。
4. 诚信体系建设是创新城市管理,提升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G20杭州峰会整治成果进一步推进市区城市道路有机更新的实施意见》明确,“引入城市道路养护市场诚信评价制度,对养护企业、作业班组和项目经理开展诚信评价,建立‘红黄牌’警告及优胜劣汰退出机制”。根据该实施意见,我们创新建立杭州市市政养护市场诚信体系,对中标养护企业及其项目经理、作业班组长开展科学的诚信评价。运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手段,促进市政养护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可复制的城市管理“杭州模式”。
二、起草过程
2017年2月至4月,设施处从多方面开展调查
研究,着手起草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旨在创新建立市政养护市场诚信体系,领先国内市政养护市场诚信体系建设。2017年5月至9月,在调查
研究的基础上,宋肖锋副主任组织设施处起草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多次讨论
研究并修改完善。其中,管理办法提出了六章三十一条具体要求,评价标准提出了五章三十一条具体要求。2017年10月,分别召集各养护单位、管理部门召开座谈会,
研究采纳合理的意见建议,并对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2017年11月,再次书面征求各养护单位、管理部门意见,同时,在征求法规处意见的基础上,对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又进行了修改完善。根据法规处提出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求,在委外网公示7天,未收到相关意见建议。
三、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分为六个章节,内容共计三十一条,着重从总则、诚信信息的分类与采集、诚信信息的存储与有效时限、诚信综合评价、诚信信息管理、附则等六大方面作了明确,指出了管理办法制定的依据,明确了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原则和职责分工,确定了市政养护市场诚信信息系统构成,分类阐述了诚信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内容和方式。管理办法为杭州市市政养护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信息管理及系统搭建确定了总体框架和思路。评价标准共分五个章节,内容共计三十一条,着重从总则、诚信评价指标与方法、诚信等级、应用与奖惩、附则等五大方面作了明确。评价标准建立了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提出了诚信等级评价规则,明确了诚信评价结果在市场活动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评价标准为杭州市市政养护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的诚信评价确定了具体实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