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推进生态保护扶贫实施方案》解读
把实现生态价值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让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摘掉“穷帽子”,我省在探索生态扶贫新模式上迈开大步。10月12日,省发改委、省扶贫和移民办、省林业厅出台《江西省推进生态保护扶贫实施方案》,通过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等手段,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生态质量,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新模式,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得到更多的“绿色红利”。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是生态扶贫的基础。我省将加大生态系统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力度,着力解决城乡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加强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的保护,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容量。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在造林项目、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补助资金安排等方面向25个贫困县倾斜。
不能让贫困群众守着绿水青山饿肚皮,更不能让保护者吃亏。我省在推进生态扶贫过程中,将坚持生态惠民与倾斜支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大各类生态补偿投入。各类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生态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在生态扶贫中得到更大支持。
到2020年,我省生态补偿制度全面实施,流域生态补偿资金对贫困地区的补助比例进一步提高。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在流域生态补偿资金分配上,提高25个贫困县分配系数。今年起,新增生态护林员指标也将优先安排给贫困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将有效挖掘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价值转换,到2020年,生态价值评估试点形成成果,初步探索出多种生态价值转换的模式。依托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种植业,推进特色产业与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入融合,力争到2020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