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一、制定文件的必要性
机械工业范围广、门类多、技术性强、服务面宽、带动作用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
行业,也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十二五”以来,我省机械工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存在结构不优、转型不快、效益不高、大而不强等问题。促进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对推动我省机械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省经信委牵头起草,并报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7〕127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省推进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相关政策措施,并要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提升浙江机械工业的技术影响力、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和规模实力,努力实现从机械工业大省向机械工业强省转变。
二、政策措施
(一)主要内容。《意见》提出要以做强特色优势领域和培育企业梯队为主线,加快推进机械工业结构调整;以建设创新网络和培育新模式新业态为抓手,加快促进机械工业转型发展;以优化
行业管理和提升质量品牌为引领,加快推动机械工业效益增长。加快建设核心载体,进一步优化浙江机械工业的发展环境。完善浙江机械工业的产业链,聚力打造创新链,大力提升价值链,努力实现从机械工业大省向机械工业强省转变。明确到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重点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3%以上;培育3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一批能填补国内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浙江制造”精品和知名品牌;培育2家全球
行业龙头企业,形成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工业知名企业和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的目标。
《意见》紧紧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这三个工作切入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抓手、重点区域,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着眼于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集聚发展,提出了两项重点任务。一要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施工业强基工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二要通过建设装备制造业特色小镇、加快现代装备高新园区建设、培育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产业核心载体。
二是着眼于创新平台完善和发展模式创新,促进产品、企业和
行业的升级转型,提出了两项重点任务。一要通过建设高水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双创”空间建设,完善技术创新平台;二要通过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协同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发展模式创新。
三是着眼于
行业效益和竞争力,增强企业实力,提升产品质量品牌,提出了两项重点任务。一要通过培育一批
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二要通过实施“标准化+”行动、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和提升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品牌。
结合推进浙江机械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工作,《意见》明确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落实
行业规范条件。依法处置“僵尸企业”、推进“低小散”块状
行业整治、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机械工业园区提升改造;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政策体系,落实机械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措施,加快完善一次办结机制,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监管的一次到位机制;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合作交流,增强服务意识。
二是落实产业促进政策。深化产融结合。推动机械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推动企业股改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拓展融资渠道;引导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投向机械工业重大项目。优化扶持政策。落实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税收政策、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组织企业申报重大短板装备国家专项和省级试点。引培专业人才。通过依托国家及省“千人计划”等,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发挥企业、高校、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平台作用;加强浙江工程师学院建设;弘扬“工匠精神”,认定一批“浙江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