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规划》的编制背景
2001-2015年,本市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省级防治慢性病中长期
规划,本市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逐步完善,健康支持性环境持续改善,早诊早治等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措施稳步实施。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改变,本市慢性病防治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
规划(2017-2025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明确提出“显著改善慢性病防控环境,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目标,要求各地组织实施健康教育、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等策略,落实促进医防协同、完善保障政策、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和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等措施。
本市《
规划》编制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
规划(2017-2025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健康上海2030”
规划纲要》慢性病防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主要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一是“基于国家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即立足本市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发展目标,对标国际慢性病综合防治目标和能力水平,以国家
规划要求为基础,提出本市
规划目标、策略和指标要求。为便于
规划落实和评估,本市将指标分为效果、早发现和管理、危险因素控制和支持环境四类,并在国家
规划16项预期性指标基础上增加了11项指标。
二是“以目标、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即针对本市慢性病防治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服务管理模式和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结合公众对综合防治服务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确定系统性、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和要求。
三是“注重政策融合与衔接”。即将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相融合,与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等工作相衔接。
《
规划》包括
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策略与措施、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主要明确了以下内容:
(一)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按照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制定分阶段发展目标,包括建成并持续完善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显著改善慢性病防治环境,有效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率逐步降至9%以下。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明显提高,慢性病疾病负担有效控制。
覆盖国家指标,结合本市实际,确定了四类27项主要指标,效果指标5项、早发现和管理指标12项、危险因素控制指标4项,支持环境指标6项。其中本市新增指标11项,包括“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适宜人群大肠癌筛查覆盖率”、“高血压知晓率”、“高血压治疗控制率”、“糖尿病知晓率”、“糖尿病治疗控制率”、“糖尿病患者年度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主要食品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同时,根据本市慢性病防治情况设定各项指标值,10项高于国家指标要求,6项与国家指标要求一致,2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根据国家任务与要结合本市情况测算。
(三)明确了五方面的策略与措施
一是持续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包括整合完善慢性病防治相关监测与评估制度和体系;推动健全社会综合干预体系;巩固“医防融合”机制,建立融健康教育、风险评估、筛查干预、规范诊疗、随访管理、救治和康复等服务于一体的全程服务与管理体系;整合优化康复资源,建立慢性病相关康复照护体系。
二是全面实施重点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实施包括控烟、限酒、营养、运动和心理咨询等在内的健康综合干预;推动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病等重点慢性病筛查与早诊早治措施;落实对健康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分类服务与全程健康管理;健全分级诊疗与转诊机制,提高慢性病规范化诊疗能力与水平。
三是健全健康政策支持体系。包括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标准制定、环境改善、食品药品安全、绿色出行、烟草控制和健康场所建设等,完善科学运动、营养促进和健康环境支持性政策;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研究建立政府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及评估机制。
四是强化科学
研究和信息支撑。包括加强慢性病防治基础
研究、应用
研究和转化医学
研究;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基于“上海健康信息网”的“健康云”平台建设与应用,支撑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公众“四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治服务模式,促进公众自主开展健康管理。
五是创新发展健康服务业。包括完善慢性病防治相关健康服务管理标准与规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在健康咨询、预约诊疗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