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1、面临形势
 
  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十三五”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上海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关键时期。规划凝炼三个基本判断:
 
  一是科创中心建设要求科普工作确立新定位。“十三五”期间,要围绕创新链部署普及链,激发创意、宣传创新、服务创业,要培育品牌活动和项目,集聚国际优质科普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科普工作明确新任务。“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提升社会公众在科学生活、科学劳动、公共参与和终身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三是科技传播变革要求科普工作探索新模式。“十三五”期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着力提升科学普及的效果。
 
  2、发展回顾
 
  规划对“十二五”以来全市科普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总结。“十二五”时期,上海科普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科普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科学素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是科普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普场馆,上海科技馆连续3年被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20个博物馆之一;
 
  二是科技传播网络不断拓展,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媒体为主导、各类社会传播载体为辅助的传播网络格局;
 
  三是科普活动品牌效应凸显,全市平均每年举办各类科普活动9万次(场),参加人数超过3400万人(次);
 
  四是科普内容开发加快推进,制作发行了国内首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D动画电影《重返二迭纪》;
 
  五是科普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科普投入稳步增加,科普相关政策及管理规范逐步完善。
 
  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上海科普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十三五”时期需要着力提升:一是“大科普”的社会化工作格局需进一步拓展;二是市场优化配置科普资源的作用需进一步发挥;三是科普工作的国内外影响力需进一步扩大;四是科普品牌内容和活动需进一步培育。
 
  3、目标思路
 
  对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标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需求,针对目前尚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市科普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布局。
 
  在指导思想方面,坚持“一条主线”,即以能力建设为主线;注重“两大服务”,即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三创”,即着力激发创意,积极宣传创新,主动服务创业;力争实现科普事业的“四化发展”,即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品牌化发展。
 
  在基本原则方面,坚持“创新拓展、开放联动、融合共享、绩优高效”四大原则。创新拓展,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科普宣传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和形式创新;开放联动,即深化国内外科普合作交流,完善科普社会化运作机制,推进部门协作、市区联动;融合共享,即围绕创新链部署传播链,注重职前、职中和职后人群全覆盖,促进科普服务的普惠与公平;绩优高效,即注重科普资源的集约利用,不断提高科普资源的利用率和社会影响力,着力提升科普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在总体布局方面,规划提出了“135”的布局体系,“1”即一个“总目标”,进一步健全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科普工作新格局。“3”即实施“三大工程”,包括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创新沃土培育工程和科普能力跃升工程。“5”即形成五大亮点,包括:(1)培育一个国际化科技节“上海科技节”;(2)全面建成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海科普云”;(3)创制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原创科普作品;(4)集聚一批社会化专业科普组织;(5)培育一批精品科普场馆。对此,经过测算,规划提出了4个量化指标,即培育上海科技节等3个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普品牌活动;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普场馆,达到平均每42万人拥有一个专题性科普场馆;创制科普电影电视节目等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科普作品5部以上;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比“十二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继续领先全国。
 
  4、重点任务
 
  围绕十三五科普发展目标,部署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面向目标人群,实施科学素质提升工程。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社会公众日常生产生活需求,体现科普工作的“惠民益民”本质。针对职前、职中和职后三类人群,既把握各人群的“共性”,增强市民科学生活、创新创业、参与公共事务和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又充分考虑人群“个性”差异,对每个重点人群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推进计划。职前人群以培育创新实践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职中人群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职后人群以增强科学生活能力为重点。
 
  二是围绕创新驱动,实施创新沃土培育工程。着眼于国家和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实施,满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需求,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围绕整个创新链加强科学普及,着力激发公众创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培育多样化的创意教育及实践平台,集聚创客、能工巧匠等创意人才,推动创意基因与上海城市文化结合;拓展传播渠道,加强对创新主体、创新过程、创新成就的宣传,促进公众对科技创新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以服务大众创业为导向,鼓励社会公众围绕科普相关领域开展创业实践,提升创业素质和技能,培育一批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普组织。
 
  三是着力持续发展,实施科普能力跃升工程。着眼于科普事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发展基础,增强长远发展后劲。聚焦科普基地、科普内容创作、科普活动、科普人才等重点领域,提升科普基地服务辐射力、扩大科普活动品牌影响力、强化科普内容原创力、增强科普人才队伍集聚力,持续深化能力建设、加速提升工作效能,确保全市科普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形成广泛国际影响力。
 
  5、保障措施
 
  为完成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发挥政府管理引导、资源保障和政策推动效应,在规划协调、政策引导、监测评估和奖励激励等工作推进的各个环节,建立完整的科普工作链条,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的合力。
 
  为此,规划第五部分提出了保障科普投入、优化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奖励激励、深化监测评估、拓展国际合作、加强科普研究等7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强化了“政策创新”对科普发展的“引导”作用,“体制机制”对科普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激励评估”对科普发展的“托举”作用。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