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解读
一、电子健康卡(码)的介绍
电子健康卡是卫生健康部门依据居民身份证及其他法定证件为城乡居民办理的统一标准、全国通用的就诊服务卡,旨在消除“一院一卡、互不通用”堵点问题,便于居民获取连续医疗服务和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动态掌握个人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方便群众就医与健康管理。居民可在医院服务窗口、自助机或通过各类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随时申领使用。
二、电子健康卡(码)与居民健康卡的关系
2012年,原卫生部启动了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2017年,为顺应“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新趋势,满足居民通过智能终端便捷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新需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电子健康卡应用试点工作。电子健康卡是居民健康卡的线上应用新形态,实现了由“单一线下实体”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创新发展,共同构成居民健康卡“虚实结合”服务网络,为不同适用人群与适用业务提供形式多样的便捷就医服务。
三、电子健康卡(码)业务应用场景
居民通过电子健康卡这个入口,将能顺畅连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约挂号分时就医、电子健康档案授权调阅、互联网诊疗等各类医疗健康服务。同时,电子健康卡全面支持金融
行业支付二维码标准,基于“多码聚合”创新机制实现健康二维码、医保结算码、支付二维码等多码融合应用,方便居民享受医院就诊、医保结算、移动支付等“一站式”便捷就医服务。
四、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码)的意义
普及电子健康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破解“多卡互不通用”堵点问题,推动实名制就医。电子健康卡采用国密算法和安全二维码等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建立居民健康标识主索引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结合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可以实现跨机构跨地域健康服务“一卡通”和实名制就医,助力解决各地医疗机构“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问题。
二是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患者凭电子健康卡可在任一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检查检验、信息查询等,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通过电子健康卡可打通医疗、医保、银行等服务通道,实现多卡融合应用,促进实现患者自费和医保基金报销便捷支付,实现结算支付服务更便利。
三是有利于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集成和开放共享。通过健康卡跨域主索引标识和授权安全机制,可以有效汇聚形成居民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记录,促进跨部门、跨机构、跨区域的数据资源整合,有助于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个人开放使用。
五、电子健康卡(码)与医院就诊卡的关系
电子健康卡是以居民健康跨域主索引为核心的居民健康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电子健康卡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医院院内患者主索引在区域范围与健康全程两个层面的延伸扩展,在更高层次上创新实现对医院就诊卡、妇幼保健卡、计划免疫卡以及身份证、社保卡、银医卡等各类居民就医服务介质的“兼容使用”和“关联注册”。电子健康卡脱离了与其他医疗服务卡“竞争使用”的局面,有效解决了多卡难以集成统一的现实问题。
六、《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强调要提高对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重要性的认识。电子健康卡不仅有利于破解就医堵点问题,还能支撑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健康医疗大数据动态汇聚与安全利用,促进三医联动和三医协同监管,提升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作用。
二是提出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加快建设电子健康卡应用基础支撑环境、加强居民健康标识统一注册和实名制就医管理、积极开展电子健康卡便民惠民服务、积极推动健康金融一体化融合创新服务应用、着力加强电子健康卡应用安全建设与管理等五大方面。
三是要求建立健全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保障机制。要求紧密结合“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规划,将电子健康卡纳入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核心内容和考评指标。推进电子健康卡与其他卡融合应用,丰富便民服务内容。遵循电子健康卡技术规范要求,做到“标准统一、安全可靠、互认共享、全国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