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募满展露资金热忱 公募FOF同质角力加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除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博客,微博)近日先后宣布提前结束FOF募集外,另有一家基金公司也计划在本周五(10月27日)提前结束FOF募集。
成立后的首批公募FOF将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从短期来看,公募FOF能走多快取决于第一批、第二批FOF产品的业绩是否能够达到渠道和客户的满意度。事实上,记者采访的多位从事FOF的公募和私募人士都对此表示担忧。
多只FOF提前结束募集
尽管首批公募FOF从发行规模来看不及之前市场的火热预期,但在当前风险偏好市场环境下仍备受瞩目。
近日,南方基金公告旗下首只FOF产品提前结束募集,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只公募FOF的诞生。与此同时,嘉实基金也公告称,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提前结束该基金的募集。
而另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也透露,近期将提早结束FOF募集。“原本想在十一以后大家一起安安稳稳发FOF,结果大家急急忙忙地上线,9月23日批的,9月26日赶紧上线。”
该人士表示,公司比较务实,没有想追求公募FOF第一,但适当的面子还是要顾及。所以在别家FOF提早结束募集的情况下,公司也计划提早结束募集。不过,“和大公司的身份相符就OK了,不一定追求极致,因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客户负责。”
对此,格上
研究中心
研究员杨晓晴向记者表示:“基金公司提前结束募集说明当前的规模已符合FOF管理人的期望,没必要再花费人力财力去重点推销,而且提前结束募集也有利于及时建仓便于早日回馈客户收益。”
杨晓晴认为,FOF销售情况良好,与基金公司获批前已进行了大力宣传,市场关注度高,渠道和资金方面提前准备有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金公司给予FOF销售渠道较高的激励机制。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有的公司是贴钱在卖FOF,销售实际上是倒搭钱。”
实际上,首批公募FOF甫一落地,就面临着同质化竞争。
一位公募基金高管林敬(化名)告诉记者,这次证监会批的首批6只公募FOF都差不多:基金公司属于大公司,产品的类型属于固定收益投资为主的低风险产品,产品是全市场投资。
“投资人选择哪只FOF都差不多。”林敬表示,“在第一次推出公募FOF的时候,时间一样、类型一样、产品结构也趋同,甚至在资产配置上,据我了解,基本上也是大家趋同的。”
而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公司上报了三只FOF产品,最终只有低风险的产品获批,监管层比较认同这类产品作为首批公募FOF。
对此,杨晓晴表示,“FOF毕竟是投资新品种,未来表现如何还有待市场的检验,监管层应该是出于稳扎稳打的考虑,让更稳健、安全系数更高的产品先去试水。”
接下来第二批FOF是否还将沿袭首批FOF的稳健安全为主的老路呢?
林朗表示,监管层已经注意到市场对首批公募FOF同质化的异议,所以接下来的第二批公募FOF应该会有别于首批FOF,类型更丰富。
杨晓晴也预计,第二批FOF可能较第一批风格更激进些。
业绩悬疑
公募FOF能走多远?
林朗认为,“从长远来讲FOF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大类,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从短期来讲,它能走多快,是不是能不断扩大,取决于第一批、第二批FOF产品的业绩是否能够达到渠道和客户的满意度。”
“首批公募FOF都是固收类投资为主,而且存在双重收费,现在货币基金的年收益率在4%以上——这是FOF收益的底限,如果业绩达不到货币基金,投资者就会离开FOF。”
对此,杨晓晴也表示,“首批FOF以固收类产品投资为主,而当前债券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格局,叠加双重收费对收益的摊薄,其整体收益亦不容乐观。如果FOF收益不佳,不乏有投资者选择赎回退出。”
而早已诞生的私募FOF如何看新生的公募FOF?一家私募基金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募FOF主要还是制度形式上的突破,并利于公募发行内部FOF以及进行更加灵活的资产配置,但实际投资的范围、配置灵活度并不如私募FOF。”
“我们私募FOF产品过去两年也投了一些公募基金,但整体效果其实不如私募。”上述私募基金负责人说。
一位私募FOF基金经理则向记者坦言,“我不看好公募FOF,公募基金限制太多,同质化严重,投资工具有限。这种公募FOF和子基金比有什么优势?只会费用更高、效率更低。
杨晓晴认为,“券商基金宝属于集合资管计划,其投资范围更广、投资比例更宽泛,没有公募FOF不低于80%的基金仓位要求,对股票、债券、权证等基础资产的配置比例更高,所以风险也更高。而公募FOF立足稳健定位更明确,投资都在严格监管的框架内进行,适合作为稳健资产进行配置。”
本报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