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自媒体“伤股”事件值得高度重视

事关资本市场的每条信息都可能给市场带来波动,而一部分虚假甚至恶意攻击的信息来自于“自媒体”。
 
近日,某“自媒体”编造毫无依据的“韭菜事件”,公然对监管部门领导造谣中伤,制造“官民对立”,破坏监管环境,搅乱市场秩序。虽然之后相关网络平台对此辟谣,但事实上的恶劣影响已经形成。
 
在今年第二季度,某知名股市专家陆续通过其“自媒体”发布言论,既否定IPO,又否定并购重组,声称惟有他可以拯救股市,甚至全盘否定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成就,煽动、绑架不明真相的中小投资者攻击监管层。但就在这位专家发布这些观点之后,MSCI董事总经理暨MSCI指数政策委员会主席就公开表示“国际投资者广泛认可了中国A股市场准入状况在过去几年里的显著改善”,6月21日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最近还发生了三只松鼠遭“自媒体”敲诈事件。这三个案例看似主体不同,事由各异,但其对资本市场舆论生态的伤害是相同的。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欢迎“自媒体”的生长,但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如何让其在规范与创新的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资本市场强国的推动器,应当引起各监管部门高度关注,也应当引起社会公众深入思考。
 
我们看到,在以“自媒体”名义存在的各类“发声主体”中,有一部分秉持独立客观态度,以事实为基础的阐释者、评论者。它们堪称财金自媒体中的那些“良马”或“千里马”。细察之后可以发现,这些“自媒体”多为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在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自媒体”的长久生存之道。
 
但也有一些“自媒体”,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在利益冲动下(不仅指金钱,也包括其他各种利益),一些“自媒体”开始变得扭曲,或罔顾事实抹黑他人,或制造借口欺诈他人,可以说是“妖气”尽显,抹黑了“自媒体”这个称号。
 
究竟什么样的主体可以称为“自媒体”呢?该如何给“自媒体”定位呢?笔者认为,“自媒体”就是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以独立注册号的方式,向不特定人群或特定人群“批发”传递信息的主体。“自媒体”样式包括,网站、公众号、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自媒体”的初衷是发布自身经历、对具体事件的看法等,但随着商业元素的融入,它们中的部分已经转变为“营利机构”。事实上,在商业环境下,没有任何利益诉求的“自媒体”已很少存在。
 
既然“自媒体”号称为“媒体”,就应该纳入媒体管理轨道,遵从媒体的基本准则和基本约束。无论对资本市场还是对其他领域,自媒体都已是一个客观存在。对其依法管理是当务之急。
 
首先,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须依法加强财金“自媒体”管理。一是创新平台管理手段。做好了平台管理,就可以把自媒体发出的硬伤累累的所谓“消息”过滤掉,减少对公众和市场的污染和伤害。二是完善自媒体管理机制。既要发挥“自媒体”发现问题、解读问题的积极作用,也要对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查处,并且公示出来。就像上面所列举的案例,如果发生在传统媒体,相关主体和管理者将承担什么责任,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监管部门、专业机构都要运用好自己手中的“自媒体”——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等,对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的消息进行及时澄清、回应,而不是置之不理、甚至捂着盖着。只要我们的监管部门、专业机构将自己置于阳光之下,那些谣言、恶意曲解的声音就没有市场。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