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金融机构担重任
8月20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抓紧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会议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健全激励机制,强化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
对此,苏宁金融
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高级
研究员黄志龙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会议提出的体制创新是要求各类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等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部门,积极鼓励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转型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技术创新则是充分利用大数据风控、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和金融支持。
黄志龙认为,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是要打通从大型金融机构的低成本资金输入到中小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而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厚生智库
研究员赵亚赟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根据统计
分析,中小企业一贯在创新、纳税、雇佣人员贡献最大,国务院长期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也给了很多金融支持的政策。不过不应该把金融支持的重点继续放在贷款上,中小企业按银行贷款标准评估风险较大,任何商业银行都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但风险投资资金愿意承担风险,着眼于中小企业中长期的发展,应该给予风投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它们投资中小企业。
赵亚赟表示,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一方面要继续注意风控,但另一方面也要进行体制和技术创新。比如近几年的一些银行开展的投贷结合,效果就比较好。也可以尝试突破传统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中小企业进行
分析,降低风险;还可以考虑使用组合投资,对一揽子中小企业进行投资。
今年以来,监管层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近期银保监会多次强调要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周末,银保监会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提出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合理确定考核指标,避免贷款在同一时间特别是月末、季末集中到期而引发企业资金紧张;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强化小微企业、“三农”、民营企业等领域金融服务等九项信贷要求。
黄志龙认为,当前央行已经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但资金始终难以达到实体经济的末端——中小企业的手中,根源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银保监会提出的九项要求,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但仍需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和技术,大型金融机构提供批发资金,新型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后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