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正回购悬念再起 流动性要充裕更要合理

  央行逆回购连停二十余日,财政“补水”也没到,资金面却在11月下旬突然转松。联系到10月下旬资金面的突然收紧,一些机构猜测,这两次资金面“变脸”可能与疑似的定向正回购操作有关,更有机构从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中找到蛛丝马迹。10月下旬定向正回购操作传闻逐渐浮出水面。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货币政策操作更加突出对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定位,流动性要充裕更要合理,这并不等于说,央行货币政策会收紧,但大幅放松面临约束。未来若继续降准乃至降息,可能仍会以定向的、结构性的方式进行。
 
  资金面神奇“自愈”
 
  债券交易员们发现,从11月下半月开始一直略紧的资金面在近几日神奇“自愈”了。
 
  “11月21日,情况开始好转,到22日资金面已非常宽松,而23日一早就有大量资金融出,资金面全天宽松,供应过剩,资金利率下行明显。”一位交易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这在资金利率的运行轨迹上有直观展现。以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利率为例,自11月15日起,隔夜回购利率DR001步入上行通道,加权均价从2.31%涨至2.60%,但从21日开始转为下行,到23日跌至2.33%;7天期回购利率DR007则从2.58%上行至最高2.67%,21日后逐渐回到2.57%。
 
  按以往经验,月末因有财政支出形成的“补水”效应,市场资金面通常会经历一个趋松的过程。但财政支出一般集中在月底几日进行,到11月23日,财政投放资金应该还没到位或者还不是很多。一个证据是,上周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未提到财政支出,而以往在财政支出较多的时期,公告里通常会提到这一因素。
 
  央行也没有在公开市场上投放资金。截至11月23日,央行已连续21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11月初,央行曾开展一次MLF操作,但仅是对到期MLF进行续做,没多投放一分钱。将央行逆回购、国库现金定存等到期考虑在内,截至23日,11月央行反倒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了2200亿元。
 
  央行公开操作未“放水”,财政渠道的“补水”也没到,资金面却在11月下旬突然转松,这确实很神奇,可能别有玄机。
 
  正回购到期?
 
  玄机在哪儿?说到这儿,恐怕不能不提,在10月下旬资金面也有过一次很诡异“变脸”。
 
  10月最后一天,资金市场“画风”大变,DR001从1.5%一线跳涨至2.4%附近,单日涨幅创下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大值。此前,资金利率处于下行过程,尤其是隔夜品种——10月23日至30日,DR001从2.46%降至1.54%。
 
  常规因素很难解释资金面这般急剧的变化。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措辞的变化也耐人寻味。此前,央行若没有开展逆回购和MLF操作的时候,交易公告的措辞一直是“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但从10月26日以来,变成了“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市场曾有央行开展定向正回购操作的传闻。这与央行“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并不冲突,但若央行沿用“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在措辞上则可能存在矛盾。
 
  最近这次资金面“变脸”,让先前的定向正回购传闻又增添了几分可信性。央行开展正回购操作是回笼资金,正回购到期则形成资金投放。如果央行在10月开展了定向正回购,而这部分正回购在11月到期,就可以解释最近在没有公开市场投放和财政投放的情况下,流动性恢复充裕的现象。这还可以解释另一个悬念——央行为何持续停做逆回购,因为,定向正回购到期已投放了流动性。
 
  央行一般不会主动披露定向回购操作的信息,但还是可能在一些官方信息中留下蛛丝马迹。国盛证券分析师刘郁称,央行日前发布了10月资产负债表,其中两个科目指向央行可能于10月进行“正回购”操作。一个是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对中央银行债权”科目。该科目10月环比增加3800亿元,而前几个月一直保持在0。该科目为持有央行发行的债券及其他债权,指向央行可能进行正回购操作。另一个是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其他负债”科目。该科目10月环比增加4364亿元,一般为正回购和外汇法定准备金,而后者一般与资产科目下的“其他国外资产”相对应,10月“其他国外资产”仅增加115亿元,也指向4364亿元的变动可能主要是正回购操作。
 
  合理充裕仍是充裕
 
  进一步看,是什么促使央行可能开展了定向正回购操作?答案或许是——流动性过度了。
 
  今年央行对流动性管理的定调是“合理充裕”,但10月底,货币市场流动性可能过度了。当时,DR001一度跌破2%,市场资金面曾非常宽松。央行可能通过定向正回购操作,引导流动性回归合理充裕。换句话说,央行在强调对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定位。所谓合理充裕,就是要充裕,也要合理,不宜过于充裕。
 
  分析人士认为,流动性过度,可能冲击人民币汇率运行和资金流动的稳定性。今年我国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已将中美利差置于极低甚至倒挂的境地。虽然中美利差收窄,有着经济和政策周期不同步这一深层次原因,但出现持续而大范围的利率倒挂仍是应避免的情况。
 
  考虑到汇率与外汇储备的约束,中美利差持续收窄的空间应是有限的,特别是跨境资本比较敏感的短端利率。这也是一些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央行不会大幅放松货币政策、不会全面降息的一条重要理由。
 
  这并不等于说,央行货币政策会收紧。合理的充裕仍是充裕,目前货币政策不存在明显收紧的基础。不少机构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继续降准乃至降息已无法被完全排除,但更可能是以定向的、结构性的方式进行,也即定向降准、置换式降准、不对称降息等。
 
  总之,流动性面临着一定的上限约束,相应的,市场利率存在底线约束。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