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通过率创五年新低 2019年IPO料延续从严态势
1月3日,2019年IPO审核将首次“开闸”。当天将召开第17届发审委2019年第4次工作会议,审核两家企业的IPO申请。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发审委共审核172家企业的首发申请(不包含取消审核),其中111家过会,过会率为64.53%,创近五年新低。另有13家企业在公布上会日期后取消审核。专家认为,2019年IPO审核将延续从严态势,继续优化产业生态结构,对符合国家战略发展
规划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审核速度。随着科创板加速推进,更多科技型、新经济业态类企业将寻求在科创板上市。
IPO生态持续优化
“2014年至2017年,IPO申请平均过会率为86.34%。其中,2018年仅为64.53%。虽然2018年IPO整体审核趋严,但单家企业平均融资金额比2017年增加两倍。”中原证券
研究所所长王博表示,从2018年1月开始,IPO审核即趋严。从3月起,监管部门的两项行动为优化IPO生态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启动IPO大检查,IPO撤单数量开始显著增加,新增申报企业数比往年大减,客观上有助于缓解新股发行压力;二是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法规,加速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即报即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
研究院
研究员卞永祖认为,同以往相比,2018年IPO发审主要体现“二低一高”的特点:一是新股发行过会率较低,表明审核更严格;二是新股总融资额降低;三是高新技术、新经济类企业过会率相对较高。资本市场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体现了经济加快“补短板”的态势。
“2018年,发审委严格把控IPO上会节奏、从严审核企业。”新时代证券
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月均首发上会企业仅约15家,月均过会企业不足10家。与2017年相比,2018年整体上会和过会数量都保持在较低水平,全年IPO呈现低速发行的特点。
审核突出合规导向
“2018年IPO申请获通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TMT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王博认为,从IPO申请通过率看,2017年创业板和中小板分别是31.84%和18.95%,2018年分别是27.93%和21.62%。目前,新股发行从严审核已常态化。与2017年相比,2018年新股否决率上升至30%,IPO终止审查数量增长36%。
关于被否原因,王博表示,2018年IPO审核主要关注关联交易、持续盈利能力、募集资金运用、同业竞争、重大客户依赖情况、业务运作规范性、财务合规性与历史沿革等八大合法合规性问题。相比2017年对公司股权结构合理性的关注,发审委在2018年除继续保持对关联交易、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募集资金的运用、财务数据披露真实性的重点关注外,还重点关注同业竞争和对重大客户依赖性等问题。这反映出发审委对企业经营外部风险关注的增加,审核更加专业、细化。
“业绩下滑、毛利率和应收账款异常等是企业未过会的主要原因,持续盈利能力和财务问题是发审委审核的核心关注点。”孙金钜认为,同时,发审委也关注关联交易及独立性、公司股权、信息披露及其他违法违规事项等。2018年过会的企业中,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超过1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规模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比较高。
对于2018年发审委关注的重点,卞永祖认为,一是更重视企业财务真实性和可持续性;二是更关注企业合规情况。虽然靓丽的财务数据是企业IPO的一大优势,但前提是必须合规。
完善科创企业融资途径
科创板制度建设紧锣密鼓。孙金钜预计,2019年,传统渠道的IPO将保持合理速度,同时,完善科创企业融资途径将是2019年的建设重点。建议继续对传统IPO渠道严格把关,保证上市企业质量。严格把控受理IPO申请的数量,维持合理的在排企业库存。此外,科创企业在盈利等方面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审核端需注意企业信息披露的健全性,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
孙金钜表示,2019年有关部门将继续严格把控传统渠道的IPO节奏,保证新股发行速度合理性,同时严格审核,保证新股质量。科创板IPO的审核较当前审核方式有所区别,重点关注企业信息披露健全性,较传统IPO渠道的审核更为高效。
王博预计,为适应经济转型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2019年IPO审核将延续从严态势,继续优化产业生态结构,对符合国家战略发展
规划的创新型企业将加快审核速度,加大退市力度,强化优胜劣汰。
“2019年主板IPO仍会延续2018年的严审特征,估计整体过会率与2018年持平。随着排队企业越来越少,主板新上市企业数量可能会低于2018年。”卞永祖预计,随着科创板加速推进,更多科技型、新经济业态类企业将寻求在科创板上市。由于试行注册制,企业在科创板的上市速度将明显快于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