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科创板实施注册制后,不是不审,而是审得更严了。
为了拥抱新经济,科创板根据板块定位和科创企业特点,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如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等,相较于核准制的上市条件,科创板确实在硬指标上有所放松,简化了流程,提升了审核效率。这让市场上产生了“科创板实施注册制会让企业轻松上市,形式上的审核会让大量企业集中上A股”的声音。事实上,在硬指标外,科创板有着更加严格的审核标准,全过程监管,强化信息披露,通过受理、审核、注册、发行、交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要求落实市场主体责任,门槛升高,上市难度不小,并非谁想上就能上。
发行人在符合最基本发行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符合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中介机构要勤勉尽责,切实发挥对信息披露的尽职调查义务和核查把关作用。发行人、中介机构应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在发行审核阶段,上交所一方面要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报送材料的信披信息进行合理怀疑,通过充分问询、专业质疑等方式核查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一致、可理解,对于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的发行人,要通过刨根问底问询、多次问询等方式让发行人披露详尽,直到发行人卸下装束,露出真容为止;另一方面要利用好科创板上市审核系统,公开项目申报、受理、反馈、再反馈、审核等全过程,公开反馈和审核结果,形成全社会监督的风气,让信息披露运行在阳光下,让发审审核更加透明。上交所日前正式公布了首批受理的科创板企业名单,在完成齐备性核对后,首批企业将进入实质性审核,接受上市委员会多轮问询式审核,审核委员会将在3个月内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审核意见。审核过程中,所有问询的“问与答”以及审核委员会委员发表的相关意见都将在网络公布,接受监督并为上市定价提供参考。
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会看到,对于那些不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情形,交易所会行使权力投上“反对票”;而那些发行上市申请文件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会被终止审核;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涉嫌证券违法行为的,证监会将介入查处。
严格的准入把关和过程监督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是审核出真公司的基础,也是支持注册制和科创板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改革,必须平稳起步,从严审核,只有这样,才能经受住市场的检验,才能增强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